5G 两周年:渐入佳境 中国移动研究院用户与市场研究所 2021 年 9 月 摘要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 5G 发牌两周年以来的发展情况,重点 分析国内 5G 市场发展进程、展望未来,为行业、产业和合作伙 伴在 5G 投资与布局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本报告的版权归中国移动研究院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复制 或引用本报告之部分或全部内容须注明来源。 2 / 23 目录 第一部分 5G 发展情况回顾............................................................................... 4 (一) 网络层面.......................................................................................................4 ① 5G 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4 ② 5G 网络服务能力变强.........................................................................................4 ③ 5G 针对不同场景提供差异化网络服务.............................................................5 ④ 5G 提供丰富的数据安全保障.............................................................................5 (二) 用户层面.......................................................................................................6 ① 5G 手机用户进入快速发展期.............................................................................6 ② 用户升级 5G 网络意愿很强................................................................................7 ③ 5G 用户对 5G 网络感知逐渐加强.......................................................................7 (三) 应用层面.......................................................................................................8 ① 个人与行业应用成果初见成效..........................................................................8 ② 应用云化,业务形态由“重”变“轻”..........................................................9 ③ 应用超高清化,应用场景从消费侧向生产侧延伸..........................................9 ④ 应用无人化,从局域场景向广域场景拓展....................................................10 (四) 产业层面.....................................................................................................10 ① 5G 终端产品丰富...............................................................................................10 ② 产业链立足国内,夯实产业基础....................................................................11 ③ 生态合作纽带多元化,合作模式协同化........................................................12 第二部分 5G 发展展望..................................................................................... 15 (一) 5G 网络建设进入提速的关键期............................................................... 15 (二) 5G 海量用户驱动数字消费空间不断增大............................................... 15 (三) 5G 典型应用加速融入百业、服务大众................................................... 16 (四) 5G 产业发展从网络建设加速转向价值落地........................................... 17 附录 中国移动 5G 典型行业商用案例............................................................19 3 / 23 第一部分 5G 发展情况回顾 根据 GSA 数据,截至 2021 年 6 月,全球 133 个国家及地区 的 443 家电信运营商开展 5G 投资建设,其中 70 个国家及地区的 169 家运营商开始 5G 商用。我国 2019 年 6 月 6 日正式发放 5G 牌 照,两年以来 5G 发展势头迅猛。 (一) 网络层面 1 5G 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 5G SA(独立组网)网络,已经覆盖全 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累计建成 5G 基站 数量超过 96.1 万,占全球 70%。其中:中国移动 5G 基站 50.1 万,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享 5G 基站 46 万。5GSA 网络已经覆盖全国 342 个城市。 2 5G 网络服务能力变强 5G网络建立多频立体的供给能力。2021全年,预计5G基站数 达到140万,较2020年增长119%;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 通的5G投资额计划超过1800亿,其中:中国移动计划投资1100亿, 5G基站数超过70万,锻造2.6GHz、4.9GHz、700MHz多频立体网络; 中国电信和联通在2.1GHz和3.5GHz两个频段,分别投资397亿、 350亿,5G基站数接近70万。另外,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已完成 700M 48万站的共建采购工作。5G网络逐步实现由广覆盖向室内 4 / 23 深覆盖演进,并引入R16标准、切片技术等提升网络支撑能力。1 5G网络经受住了恶劣、复杂、极端环境的考验。例如,5G网 络上珠峰,验证了5G技术在高海拔恶劣环境的供给能力;阳煤集 团地下534米部署5G专网,成为全球最深的网络,成功实现井下 高清视频安全监测、井上井下高清视频语音通话等业务能力。 3 5G 针对不同场景提供差异化网络服务 5G 网络具备个性化的配置能力,可以针对不同场景和用户需 求提供业务加速、超级上行等多种网络服务。在高密度场景下, 5G 网络通过联合波束赋形和多用户 MIMO 等关键技术实现网络容 量与体验的双提升。如深圳红树湾地铁换乘站通过多个分布式天 线联合 Beamforming 和 MU-MIMO,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容量。在 广域场景下,5G 网络基于广覆盖、低时延的特性,依托切片隔离 等手段,支持广域多设备高安全需求的监测及自动化配置,如南 方电网完成配网自动化三遥等 5G 智慧电网业务场景的落地。在 远控场景下,港口、矿山通过超级上行、专属帧结构等技术,提 高上行速率,支撑基于视频的多设备远程操控。如宁波舟山港实 现了港机远控应用,提升龙门吊利用率;洛阳栾川钼矿应用远程 挖机,实现一对多的挖掘设备操控,大幅提高采矿效率。 4 5G 提供丰富的数据安全保障 5G 采用网元下沉、DNN、切片等技术,可实现客户侧部署网 1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 2020 年报和 2021 年上半年报、公开信息 5 / 23 元或为客户切割出私密隔离的网络通道,形成业务隔离、数据不 出场等数据安全闭环方案,目前已经在工业、矿山、医疗、电力、 金融等 15 个行业形成应用样板。 (二) 用户层面 1 5G 手机用户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 5G 手机用户突破 3 亿,占全球七成以上。截至 2021 年 第二季度,我国 5G 手机终端连接数达到 3.65 亿户,占全球 5G 用户 73%。我国 5G 套餐用户 4.95 亿,其中:中国移动 2.51 亿户, 中国电信 1.31 亿户,中国联通 1.13 亿户。2 5G 个人用户市场发展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处于起步期,而中国 和韩国率先进入 5G 快速发展期。截至 2021 年第二季度,全球 5G 用户 5 亿户,渗透率为 5.9%,整体处于起步期,其中,中国、韩 国渗透率均达 23%,已进入发展期3。 2 数据来源:工信部、三家电信运营商季度报告 3 数据来源:SA、中国移动研究院, 时间为 2021Q2 6 / 23 图 1:2021 年中美日韩等国家的 5G 发展阶段视图 2 用户升级 5G 网络意愿很强 GSMA 分别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对用户升级 5G 网络意愿进行 了调研。2020 年中国愿意升级 5G 网络的用户占比达到 62%,相 比韩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成为全球消费者升级 5G 意 愿最强的国家,也是增幅(+12pp)最高的国家。 图 2:GSMA 调研用户 5G 升级意愿情况 3 5G 用户对 5G 网络感知逐渐加强 大部分用户不再主动关闭 5G 网络。在 5G 网络建设初期,5G 手机用户开通 5G 网络之后,手机更容易耗电和发热,出现大部 分用户主动关闭 5G 网络的现象。而在 2021 年 7 月对 5G 用户调 研显示,近八成的 5G 用户表示不再关闭 5G 网络,而且大部分用 户表示蜂窝网速率更快更稳定,即使在 WiFi 网络环境下,也愿意 使用蜂窝网。随着 5G 网络覆盖程度越来越强以及流量单价的持 7 / 23 续下调,用户对 5G 附着网络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三) 应用层面 1 个人与行业应用成果初见成效 5G 个 人 应 用 涌 现 超 高 清 和 沉 浸 式 等 新 型 多 媒 体 内 容 。 5G+4K/8K 的融合技术,在 5G+8K 两会的报道、2021 年春晚 8K 直 播、5G+VR 红色博物馆、5G+VR 全景音乐直播等场景应用中,向 消费者提供自由视角、360 度全景、沉浸式视频等全新的体验。 在超高清内容方面, 2020 年央视总台共完成 4000 小时超高清电 视节目的制作,地方省如广东省 4K 节目累计时长接近 3 万小时4。 在交互类和沉浸类内容方面,截止 2021 年 6 月,咪咕云游戏超 过 1600 款云游戏,网易云游戏、天翼云游戏等平台均可提供超 过 500 款云游戏,Steam 可提供超过 5900 款 VR 内容。5 5G 行业应用由试点向商用推进。截至 2021 年 6 月,全国超 过 20 个行业进行 5G 技术验证和商业试点,已有超过 1 万个创新 项目在多个行业实施落地6。“5G+工业互联网”在矿山、港口、电 力等涉及自动驾驶、安全生产、高清视频监控监测、远程操控等 应用的项目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详见附录)。其中:中国移动 围绕 18 个细分行业,打造超 2000 个 5G 示范项目,落地超 100 个 5G 应用场景。中国电信 5G 政企应用场景较 2020 年底增长近 1 倍,形成行业解决方案 50 余个。中国联通打造 300 个 5G 灯塔项 4 数据来源:《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 年)》 5 数据来源:中国电信 2021 年上半年报、中国移动研究院 6 数据来源:2021 MWC(世界移动大会)、华为、中国移动 8 / 23 目,实现 100 个优质应用商用落地7。 2 应用云化,业务形态由“重”变“轻” 业务变“轻”,5G+边缘云可实现网络侧双向超低时延、云端 图像渲染等特性,使得原本需要安装在本地运行的业务,可移至 云端完成。以云游戏为例,用户无需下载便可实现“即点即玩”。 全球 5G 运营商中,已有 22 家提供云游戏服务8。国内市场预计云 游戏 2021 年市场规模增长 73%达到 38 亿元,用户规模超过 7000 万9。硬件变“轻”,5G 推动了对性能和算力要求高的业务实现“云 边计算、终端呈现”,大幅降低了终端侧的成本和复杂度。例如 在云 VR 游戏领域,云化方式正在大幅降低硬件处理器和显卡的 门槛10,使得用户在普通终端可以玩到 3A 级游戏大作;在医疗领 域,通过在云端部署医疗影像训练模型和影像辅助决策模型、并 在终端上展示,提高了医疗诊断效率、助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普 及。 3 应用超高清化,应用场景从消费侧向生产侧延伸 5G 网络除了可以满足超高清视频、VR、云游戏等对清晰度和 帧率有更高要求的文娱业务,还可以在生产侧替代固定光缆,支 撑 4K 超高清内容的采集和传输(上行带宽要求 40M-80M11)。例如 7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 2021 年上半年报 8 数据来源:《Ericsson mobility report》,爱立信,2020 年 11 月 9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10 注:《半衰期:Alyx》是 Valve 推出的热门 VR 游戏要求最低配置 6GB RTX1060 显卡(通常用于游戏主机,显卡价 格约约 2700 元) 11数据来源:《5G 4K 直播 SLA 研究白皮书》,华为,2020 年 9 / 23 在建党 100 周年等大型活动直播中,制作方借助 5G 背包实现多 角度超高清直播,突破了有线光缆的空间限制和铺网不灵活的制 约。此外,超高清视频技术也逐步拓展到更多垂直行业,并从经 营管理向生产管理和生产现场渗透,现已在农业、采矿业、制造 业、医疗等超过 20 个行业落地应用,涉及仓储物流、生产质检、 远程会诊等众多场景。 4 应用无人化,从局域场景向广域场景拓展 5G 网络推动了无人系统的广泛应用,目前 5G 无人业务主要 在局域的移动场景中使用,如网联无人机、无人卡车、无人驾驶 巴士、巡检机器人等。在凉山木里县森林大火救援案例中, 5G 无人机的成功应用,帮助消防人员侦查火情,扩大了火情侦查范 围,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未来,随着 5G 网络在确定性、可靠 性等方面的提升,无人终端的丰富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化,5G 将 在公开道路无人驾驶等广域场景中得以应用。 (四) 产业层面 1 5G 终端产品丰富 截止 2020 年 12 月,全球厂商总共发布了 519 款 5G 终端,已 有 303 款实现商用。5G 终端包括 5G 智能手机,5G 行业路由器、 5G 固定接入 CPE 和 VR/AR 头盔、眼镜、车载终端等类型,其中 手机、CPE、模组种类占比超过 80%12。我国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已 12 数据来源:传感器专家网 10 / 23 经占据手机市场主导地位。2021 年 1-6 月,我国 5G 手机出货量 累计 1.28 亿部,同比增长 100.9%,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 74%, 而全球 5G 手机占比为 43%13。 图 3:2020 年全年各类 5G 终端占比 2 产业链立足国内,夯实产业基础 5G 建设成本显著下降。在政府频率规划、设备商技术进步以 及运营商规模采购的合力推动下,5G 设备集采和网络建设成本显 著下降。三大运营商在二期、三期集采中,累计招标的规模分别 为 48 万站、72 万站、标包总额分别为 700 亿元、355 亿元,每 座基站的平均成本由 14.6 万元降为 4.9 万元、下降了三分之二, 极大缓解了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压力。14 国产芯片在设计和制造两个关键环节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芯片设计环节具备较强的自主能力。根据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的数据显示,2021 年上半年,除华为海思受到非市场因素影响了 13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每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Canalys 14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 5G 二期、三期集采招标公告测算 11 / 23 出货量外,展锐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出货量同比增长 122%,其中 第二季度的市占率达到 8.4%,跃升全球第四大供应商。同时 Oppo、 vivo 等终端公司也纷纷成立自己的芯片设计部门。半导体制造能 力大幅提升。2020 年我国半导体行业融资金额暴增 400%,达到 1400 多亿元。截止 2021 年 7 月,国产芯片产量较去年相比增长 41%,至 316 亿颗,刷新了此前的最高纪录。到 2021 年底,全球 将启动新建的 19 座高产能晶圆厂中,中国大陆将占据 8 座。预 计中国大陆的芯片产量有望反超日本问鼎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 台湾和韩国。15 国产终端厂商从硬件、系统到生态的全面演进。国产终端厂 商开始从单一的产品设计与生产转向构建“手机+N”生态链,布 局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家电、智能汽车等系列硬件生 态。截止 2021 年 8 月,华为主导的鸿蒙操作系统装机量达到 5000 万。我国的终端产业在 5G 时代呈现出从硬件、系统到生态的全 面演进。 3 生态合作纽带多元化,合作模式协同化 由政府与企业双轮驱动产业生态建设。政府层面,通过组织 协调和政策牵引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首先,各地政府通过牵头成 立产业联盟,在山东、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分别成立 30 余家 产业联盟,大大促进了产业链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商业合作等。 其次,政府通过发布 5G 行动计划,高屋建瓴地统筹 5G 产业建设 15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 2021 年 6 月发布的《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 12 / 23 与发展。2021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编制了《5G 应用“扬 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在宏观层面整合、组织产业力量, 通过分解目标、落实到组织、层层推进的方式,加速推进产业生 态健康发展。企业层面,通过 5G 联盟、联创、联合实验室、资 本等方式发挥核心作用。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设备商等产业链 核心成员牵头成立 5G 产业联盟。另一方面,企业间通过共建 5G 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更高效地发掘需求,推动项目落地。如中国 移动 5G 联合创新中心、华为上海 5G 联合创新中心等,对 5G 行 业应用的需求挖掘、业务开发、项目落地形成了重要牵引。另外, 头部企业通过资本撬动产业发展。例如中国移动通过“5G 绽放行 动”、“千亿”产业拉动计划和“双百亿”生态引入计划和分享计划 等,为 5G 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产业生态间更加协同合作。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发展,5G 行业应用需要云、网、边、数、智等深度融合,打破了 ICT 产业原有边界,逐渐形成新的 DOICT 融合产业。合作成员间 由互利、合作变为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目前企业在标准制定、 合作研发、能力集成、平台赋能、资本联结等层面进行深入的合 作探索。 13 / 23 14 / 23 第二部分 5G 发展展望 (一) 5G 网络建设进入提速的关键期 未来两年是 5G 网络建设提速的关键期,预计 2023 年全国将 实现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超过 18 个,5G 虚拟专网数量超过 3000 个16。按照 6 月份的基站数量推算,到 2023 年还要建设 155 万 基站,相比过去两年以来的平均建设速度,5G 网络建设速度至少 提速半年。 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将共建 48 万座 5G 700MHz 宏基站,适 用于物联网和广袤大场景、多阻隔需绕射场景的垂直行业应用。 如矿山矿井作业、濒海场景作业、复杂工业厂区、农场林场巡检、 山区电路巡检等多种场景,将极大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提升经济 效益。 (二) 5G 海量用户驱动数字消费空间不断增大 目前我国 5G 个人用户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周期,中国移动 研究院预测,2021 年底我国 5G 个人用户占全部移动用户比重将 超过 25%,2023 年将超过四成,5G 个人用户将达到 6 亿以上。5G 海量用户对数字产品沉浸式的体验需求,更加激发网络、终端和 业务全生态的同频发展,促进 5G 智能手机、VR/AR、智能家居、 可穿戴设备等终端创新和升级换代;催化云交互类业务、浸入式 16 数据来源: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15 / 23 体验类等数字新产品、新业态成熟商用。 (三) 5G 典型应用加速融入百业、服务大众 消费侧,5G 将进一步支撑数字内容快速发展。5G 个人典型 应用除了超高清视频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之外,云游戏、VR 直 播类业务也相继在 2023 年之后迎来爆发期。云游戏业务有望率 先规模发展,中国移动研究院预测,2023 年云游戏市场规模将超 过 300 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 1.8 亿户,在游戏用户中渗透率将 达到 25%;VR 直播类业务由目前点状应用向广泛应用发展,预计 在 2024 年大型文体直播活动将普遍提供 VR 直播业务,将大幅提 升用户观看体验。 生产侧,面向垂直行业,5G 主要提供数据和多媒体类、机器 人类、控制类等典型应用,中国移动研究院预测,2025 年 5G 典 型应用市场规模将超 4000 亿元。其中:数据和多媒体采集类业 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2000 亿元,主要包括 5G 视频监控和 自动分析、5G 视频直播和回传、5G 视频会议、5G XR 业务、5G 大规模数据采集等,目前部分业务已在平安城市、智慧广电、智 慧工地、智慧工厂等行业得到商业落地。预计在 2023 年前,5G 视频监控、5G 视频直播和回传、5G 视频会议、5G 大规模数据采 集等将规模发展,在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效能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 用。2025 年,5G+AI+算力将被广泛应用,如 5G 视频自动分析业 务将深入融入企业生产管理环节,激发企业更大效能;机器人类 16 / 23 业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300 亿,主要包括 5G 巡检和服务 机器人、5G 自动导航运输车、5G 网联无人机等,目前部分业务 已在电力、工业、物流、港口等行业得到商业落地。尤其 5G 自 动导航运输车、5G 巡检机器人、农林植保网联无人机发展较快, 预计 2025 年将更广泛服务于采矿业、农业等领域,为企业降低 人工成本,大幅提升经济效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5 年后, 随着空域、园区道路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明朗,终端成本下降以及 终端与 AI 结合程度的提升,机器人类业务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 富,将深刻变革传统的企业作业模式、物流配送模式。控制类业 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700 亿,主要包括 5G 自动化控制、5G 远程控制、5G 自动驾驶等,目前已在电力、工业、港口、矿山、 物流等行业进行了示范和试点。预计 2025 年 5G 远程控制、园区 自动驾驶业务将得到大规模发展,随着 5G 确定性网络的发展, 5G 自动化控制也将大规模的深入到企业生产运营中。 (四) 5G 产业发展从网络建设加速转向价值落地 随着 5G 网络在频谱规划、网络规模建设、智能运营方面日 趋成熟,我国 5G 产业发展的重点将加速转向规模应用场景挖掘 和价值落地。5G 产业价值落地的主战场在制造业、农矿业以及服 务业等企业市场。根据“扬帆”计划,到 2023 年,大型工业企 业的 5G 应用渗透率将超过 35%,电力、采矿等领域 5G 应用实现 规模化复制推广,5G 将进一步促进农业水利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 17 / 23 型升级,并在每个重点行业打造 100 个以上 5G 应用标杆17。5G 应 用将首先从大中型公司尤其是央企、国企带头落地,随后逐步扩 散到中小企业。5G 与 AICDE、区块链的深度融合,将催生出一批 行业级、产业级的信息服务独角兽,真正塑造国家硬实力。 但我国 5G 产业链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挑战。主要体现在 国际环境存在诸多变数的背景下,部分关键技术缺失带来的产业 安全威胁,尤其在芯片制造领域。目前我国 7nm 以上制程仍是空 白,中高端光刻机在光源、透镜、工件台、光刻胶等核心环节的 技术攻关进展仍不明朗,解决卡脖子问题尚需时日。其次,在 5G 射频芯片、GPU 芯片、高级光学镜头等核心器件、模组方面亟须 突破。最后,在非市场因素影响下,我国科技公司国际市场份额 的流失、供应链面临的风险,以及在全球化市场拓展中壁垒,将 可能对国内通信产业链的盈利能力以及技术进步带来深刻挑战。 17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18 / 23 附录 中国移动 5G 典型行业商用案例 行业 典型案例 纺织制造业案例:新凤鸣集团-5G 飘丝检测 痛点:纺织行业几十年的飘丝和飘杂难题 解决方案:巡检机器人和 8K 高清摄像头,利用 5G 网络上行超过 100M (满足 8K 高清)的带宽和低时延、降低小车掉线率,将图像信息回 传给 AI 算法进行检测识别,满足飘丝/飘杂检测需求 效果:新凤鸣的长丝良品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制造业 家电制造业案例:海尔集团-5G 智慧工厂 痛点:数据安全风险、冷设备工厂持续无线在线需求、人工质检效率 低、设备运营维护成本大等 解决方案:构建“5G+MEC+网络切片”专网,融合机器视觉质检、AR 点检及培训等工业应用 效果:无线设备在车间移动过程永远在线、增强远程协作能力、保证 企业数据不出园区、维护成本降低 65%、机器质检作业效率提升更明 显、云化部署让调测、维护、扩展更便捷,部署时间大幅缩短 码头案例:厦门远海-5G 智能理货 港口 痛点:港口作业过程中手工操作易出错、人员工作环境差 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视觉分析+5G 高清视频技术,进行集装箱箱号自 动识别、箱体残损鉴别、箱位判断及装卸作业的全方位监控,并通过 后端业务平台,实现完善的数据核销、智能验残、查询追溯、统计分 析等功能 效果:安全、精确、快速理货作业,实时智能残验、查询追溯和统计 分析 采矿联合作业案例:西沟矿-全国首例车、铲、钻联合作业的 5G 应用 场景 痛点:重体力劳动、生产环境恶劣、安全风险大、招工难等问题 矿业开 采 解决方案:5G 专网保障大带宽低时延,融合了 GNSS、物联网、智能 遥控、自主作业等技术,可实现钻机远程遥控操作和无人驾驶、高精 度辅助定位、全自动化钻杆接卸、全自主化钻孔作业、采矿任务远程 管理以及设备数据采集存储等 效果:全方位解决矿山安全问题,大大提高了矿山机械化、自动化、 智能化水平 19 / 23 采矿网络赋能案例:内蒙包钢白云鄂博-5G 智慧矿山 痛点:重体力劳动、作业环境差、安全风险大 解决方案:露天矿区 5G 网络全覆盖;端到端超低时延,超短刹车距 离;实现矿卡无人驾驶、掘进面远程操作 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10%;人员作业成本、风险大幅降低。 煤炭行业:阳煤集团-全球最深 5G 网络部署 能源 痛点:生产隐患、安全隐患、人工作业环境差等 解决方案:地下 534 米 5G 专网保障,独立组网 边缘计算整体部署。 针对井下无法使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精准授时的问题,采用网络授时 技术,完成了高精度同步授时;井下基站数据上传、下行峰值速率分 别达到 1100Mbps、300Mbps 以上,传输时延小于 20ms 效果:井上园区、井下机电硐室、综采和掘进工作面的一体化 5G 网 络覆盖,能准确、全面、清晰的获取井下各种安全数据和环境视频; 井上井下高清视频通话;主数据处理不出矿,确保了数据安全,降低 了数据传输时延。2021 年 4 月 29 日,全国首家取得 5G 网络设备隔爆 认证 电力行业:白山热电-5G+智慧电力 痛点:生产隐患、安全隐患、监管缺少各种数据支撑等 医疗 解决方案:5G 专网保障,智能巡检、智能安防 效果:提前排查生产隐患,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安全帽佩戴检测、 区域入侵检测、违规业务操作报警等智能分析功能,有效地减轻了运 行人员的巡检强度 海南省五大区域医疗中心-5G 车载 CT 车辆 痛点:基层、偏远地区医疗设备匮乏的问题,也能快速应对公共卫生 事件所引起的对于 CT 检查的需求 解决方案:5G 车载 CT 车智能便捷,可把车上的检查结果实时传输到 医院,让专家远程进行诊断、会诊 效果:应急指挥中心改造,为海南 18 个市县 120 指挥中心、54 家大 型医院、230 辆急救车进行升级改造,为海南省 212 家基层医疗机构 配置 5G 急救背包 北京协和医院成功与新疆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5G 远程眼科手术治疗 痛点:偏远地区医疗设备匮乏、医疗条件差、医生优质资源少等 解决方案:5G 网络及视讯平台 20 / 23 政府 效果:成功突破了 3700 多公里的距离限制,偏远地区人民接受到了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并实现新疆某医院及下属 14 个医疗 机构远程线上观摩,让贫困、偏远的边疆地区真正跨越地域鸿沟,享 受公平医疗 案例名称:西安航天管委会打造“智慧城市”平台 痛点: 1.传统城市治理呈现“条块分割、各守一摊”的局面,缺乏统一全局 高度,联动性差; 2. 城市各模块数据缺乏统一可视展现,政务决策效率较低,决策科 学性待提升。 解决方案: 陕西移动为西安航天管委会打造的智慧城市平台,通过 5G+数字孪生 技术,构建了航天基地的城市大脑,从经济,交通,安全,民生四个 方面为城市管理者提供高效创新的管理服务。 效果:实现了辖区内城市运营的可视分析、业务的闭环联动。 教育 案例名称:5G+VR 直播助力乡村扶贫助农 痛点: 受地域限制和本地市场饱和影响,果农水果滞销。 解决方案: 淄博移动联合淄博博山区西北峪村村党委,利用 5G+VR 优势,通过和 直播平台,帮助当地农户在网上销售樱桃。 效果: 单日带货销售额达到了 2 万余元。 案例名称:苏州电教馆 5G 智慧教育 痛点: 1. 传统课堂受地域局限影响,互联互通性差; 2. 传统授课内容固化且单一,很难实现个性化教学。 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苏州分公司与苏州市电化教育馆联手打造基于 5G 技术支撑 的教育虚拟专网——苏州 5G 教育中心云、以及 5G 网络场景式创新实 验室。 创新实验室主要分为教学演示区/学习交流区、宣传展示区/自助体验 区以及多功能演示区三大板块。中央区域可容纳约 12 名学生同时进 行学习体验。 效果: 1. 实现多校互联,区域共享: 2. 开展虚拟教学,打造创新场景,是个性化授课和虚拟课堂体验。 案例名称:北航联合人大附中打造 5G 智慧课堂 21 / 23 文化 痛点: 1.贫困地区学校教育资源匮乏; 2.课堂学习体验单一传统,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教学深度浅、效率低。 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基于 5G 网络优势,紧密结合全息投影与双师课堂技术,为人 大附中量身打造的 5G+智慧课堂解决方案,课堂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 中学现场实时连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 实验室、江西省兴国中学,共同开展了一堂三地同步 5G 公开课《解读 脑语》。 效果: 1. 借助智慧课堂,学生体会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学习场景,进一步 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 通过三地同步教学、良好的互动演示效果,使远程教育的质量得 到保证,同时为改善贫困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突出问题提供借鉴。 案例名称:浙江莪山民族小学 5G VR 课堂 痛点: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地区学生受地域限制很难获得高质量教育 资源。 解决方案: 浙江移动为莪山民族小学打造了 5G+VR 教学内容管理平台,学校已 经在语文、音乐、科学和地方课上引入了 VR 教学。 效果: 学生能够足不出户,坐在 5G 数字教育课堂里,跟着大城市的名校名 师一起上课,收获良好的教育资源。 案例名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5G 智慧文旅 痛点: 景点传统讲解方式以图文、讲解员口述为主,游客对景点历史文化的 感知体验单一。 解决方案: 公园内现已初步实现 5G 广域连续覆盖。结合 5G 打造了 5G+AR 无人 车、5G 沉浸体验方案、5G+AR 模拟沙盘系统、5G+沉浸式划船系统、 5G 纪念币打印机系统、5G+AR 文物讲解系统、5G+VR 望远镜系统等 特色 5G 应用。 效果: 5G 技术应用增强了良渚文化的展示效果,提升了访客的参观趣味性和 沉浸式互动体验感,对良渚文化展现和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案例名称:2021 年建党 100 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 痛点: 传统演出的转播受录制角度、时延等因素的局限,艺术效果很难向观 众全方位展现,观众体验感难以保证。 22 / 23 解决方案: 咪咕公司将“即时摄影、瞬时导播、实时投屏”的摄制解决方案运用 到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 效果: 实现了演出艺术效果的最大化呈现,为观众提供精彩的观看体验。 23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