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23年08月07日
  • 50 金币

 目第一章 总述 1一 学校概况 1二 报告说明 2第二章 就业基本情况 4一 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4(一) 毕业生总人数 4(二) 毕业生性别结构 4(三) 毕业生生源结构 5(四) 各学院、专业毕业生人数 6二 毕业生就业流向 13(一) 行业流向 13(二) 职业流向 13(三) 用人单位性质流向 14(四) 项目类岗位就业情况 15(五) 自主创业情况 15(六) 就业地区流向 16(七) 选择就业所在地主要原因 17三 毕业生升学情况 18(一) 国内升学情况 18(二) 出国、出境情况 20第三章 就业主要特点 22一 就业服务工作情况 22二 就业创业教育情况 26第四章 就业相关分析 29一 专业相关度 29二 就业满意度 31三 职业期待吻合度 33四 就业稳定性 34第五章 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36一 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36(一) 校友综合评价 36(二) 能力培养评价 37第六章 用人单位评价 39一 聘用标准 39二 使用评价 40三 能力、素质、知识需求 42四 对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44第七章 就业工作举措 50图表目录一 学校概况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于1957年高起点创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1956—1968)。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带来名校积淀悠久的治学传统和崇高大学精神,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办学基础和优良学风校风。学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一省一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中国史入选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校有各类在校生28317人。其中,本科生15846人、博士研究生947人、硕士研究生7665人,来华留学生432人。建校以来,先后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刘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赵进才等一批杰出校友。二 报告说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1〕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编制和正式发布《内蒙古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就业主要特点、就业相关分析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内容。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1.内蒙古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2022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31日,主要涵盖就业基本情况等方面内容。2.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毕业生调研数据:调查面向全校2022届博士毕业生99人,共回收有效问卷55份,回收问卷数量占博士毕业生总人数的55.6%;硕士毕业生1949人,共回收有效问卷1192份,回收问卷数量占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61.2%;本科毕业生3940人,共回收有效问卷2359份,回收问卷数量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63.6%。主要涵盖就业相关分析、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方面内容。3.用人单位调研数据:调研面向招聘我校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74家),主要涵盖用人单位的聘用情况以及对本校毕业生的使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4.本报告各项分析内容不包括满洲里学院、鄂尔多斯学院、艺术学院的毕业生。第二章 就业基本情况本章从毕业生规模和结构、就业流向、升学情况三个方面,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毕业生的生源特点,就业区域、行业、职业特点以及升学情况。一 毕业生规模和结构(一) 毕业生总人数我校2022届毕业生共6595人,校本部5988人,其中博士99人,硕士1949人,本科3384人,专科556人。图 二.一.一.1.1.1.1 各学历层次毕业生人数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二) 毕业生性别结构总体来看,2022届毕业生中,男生2571人,占总体毕业生的42.9%,女生3417人,占总体毕业生的57.1%。分学历层次来看,博士毕业生中,男生35人,占比为35.4%,女生64人,占比为64.6%;硕士毕业生中,男生619人,占比为31.8%,女生1330人,占比为68.2%;本科毕业生中,男生1483人,占比为43.8%,女生1901人,占比为56.2%;专科毕业生中,男生434人,占比为78.1%,女生122人,占比为21.9%。图 二.一.二.1.1.1.1 不同性别毕业生的人数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三) 毕业生生源结构2022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生源均以内蒙古为主,其中,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来自内蒙古的比例分别为78.8%、79.7%、66.6%、98.0%。区外生源中,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区生源占比较高。表 2-1 不同生源毕业生人数学历层次生源地人数(人)比例(%)博士内蒙古7878.8其他省份2121.2硕士内蒙古155379.7山西884.5河北583.0山东583.0其他省份1929.9本科内蒙古225466.6山西1574.6山东1474.3河北1243.7陕西1013.0云南662.0其他省份53515.8专科内蒙古54598.0其他省份112.0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四) 各学院、专业毕业生人数2022届毕业生中,博士毕业生分布在12个学院和中心,硕士毕业生分布在20个学院和中心,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9个学院,专科毕业生全部在交通学院。其中博士毕业生规模较大的学院是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硕士毕业生规模较大的学院是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等;本科毕业生规模较大的学院是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表 2-2 各学院、专业毕业生人数学历层次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毕业生人数(人)比例(%)博士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1212.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8.1微生物学33.0植物学22.0生命科学学院汇总2525.3化学化工学院化学1515.2化学化工学院汇总1515.2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99.1生物学11.0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汇总1010.1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1010.1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汇总1010.1蒙古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99.1蒙古学学院汇总99.1数学科学学院数学55.1应用数学33.0数学科学学院汇总88.1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学66.1环境科学与工程22.0生态与环境学院汇总88.1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55.1计算机学院汇总55.1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44.0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汇总44.0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2.0马克思主义学院汇总22.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中国史22.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汇总22.0蒙古历史学系中国史11.0蒙古历史学系汇总11.0硕士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1407.2会计472.4金融402.1应用经济学311.6经济管理学院汇总25813.2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864.4英语口译472.4日语笔译331.7俄语笔译241.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50.8英语语言文学110.6日语语言文学60.3俄语语言文学30.2外国语学院汇总22511.5法学院法律(非法学)794.1法律(法学)733.7法学221.1法学院汇总1748.9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1588.1政治学理论80.4公共管理学院汇总1668.5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904.6生物工程723.7生命科学学院汇总1628.3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804.1环境科学与工程321.6生态学221.1草学20.1生态与环境学院汇总1367.0计算机学院计算机技术572.9软件工程442.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1.6计算机学院汇总1326.8蒙古学学院新闻与传播492.5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8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60.8新闻传播学100.5宗教学50.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40.2文艺学10.1蒙古学学院汇总1135.8化学化工学院化学502.6化学工程291.5应用化学160.8材料科学与工程100.5材料物理与化学20.1化学化工学院汇总1075.5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532.7控制工程271.4信息与通信工程211.1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汇总1015.2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633.2中国语言文学311.6新闻传播学40.2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汇总985.0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422.2民族学191.0民族社会学120.6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汇总733.7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331.7电子与通信工程170.9物理电子学70.4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汇总572.9数学科学学院数学392.0数学科学学院汇总392.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中国史251.3旅游管理50.3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汇总301.5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221.1马克思主义学院汇总221.1哲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70.4马克思主义哲学60.3外国哲学50.3中国哲学40.2哲学学院汇总221.1蒙古历史学系中国史201.0蒙古历史学系汇总201.0蒙古学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史80.4蒙古学研究中心汇总80.4交通学院公路环境工程60.3交通学院汇总60.3本科交通学院土木工程812.4交通运输802.4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641.9机械工程501.5工程管理451.3汽车服务工程371.1交通学院汇总35710.5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491.4金融学481.4经济学381.1财务管理371.1金融工程351.0工商管理341.0人力资源管理260.8国际经济与贸易210.6管理科学200.6市场营销170.5经济管理学院汇总3259.6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471.4生物技术(基地)401.2生物工程351.0食品质量与安全280.8生物技术230.7园艺220.7生物科学(基地)220.7生物科学(动物学)100.3生命科学学院汇总2276.7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501.5新闻学491.4编辑出版学451.3汉语国际教育411.2播音与主持艺术341.0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汇总2196.5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641.9环境科学431.3环境生态工程381.1大气科学331.0生态学320.9生态与环境学院汇总2106.2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591.7化学工程与工艺561.7材料化学(稀土材料)451.3化学(基地)341.0材料化学90.3化学60.2化学化工学院汇总2096.2蒙古学学院新闻学(二)451.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基地)391.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文理综合班)371.1编辑出版学(二)341.0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基里尔蒙古文)280.8播音与主持艺术(二)220.7蒙古学学院汇总2056.1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922.7通信工程561.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51.6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汇总2036.0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972.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1.1电子商务230.7网络工程210.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6计算机学院汇总1975.8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451.3行政管理441.3土地资源管理401.2劳动与社会保障341.0公共事业管理320.9公共管理学院汇总1955.8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591.7统计学421.2数理基础科学(数理基地,数学)320.9信息与计算科学250.7数学科学学院汇总1584.7外国语学院英语611.8日语441.3俄语310.9日语(二)200.6外国语学院汇总1564.6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学421.2旅游管理351.0文物与博物馆学270.8汉语言文学(文史哲基地)220.7哲学(文史哲基地)150.4历史学(文史哲基地)150.4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汇总1564.6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物理学621.8电子科学与技术561.7数理基础科学(数理基地物理)331.0数理基础科学10.0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汇总1524.5法学院法学982.9法学(二)391.2法学院汇总1374.0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300.9社会工作(二)260.8民族学260.8社会工作240.7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汇总1063.1蒙古历史学系历史学(二)461.4旅游管理(二)300.9蒙古历史学系汇总762.2哲学学院哲学501.5哲学学院汇总501.5体育学院运动训练461.4体育学院汇总461.4专科交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公路工程与材料质量检测)18733.6工程机械运用技术7112.8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417.4道路养护与管理417.4物流管理407.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397.0工程造价376.7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376.7市政工程技术325.8汽车营销与服务295.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20.4交通学院汇总556100.0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二 毕业生就业流向(一) 行业流向本校2022届博士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为教育业;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为制造业、教育业;专科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为建筑业。表 2-3 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学历层次行业类名称比例(%)博士教育86.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2硕士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8.7教育15.6金融业13.3制造业13.0本科制造业23.3教育16.5建筑业16.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专科建筑业42.9制造业13.8批发和零售业1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1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二) 职业流向本校2022届博士毕业生主要职业流向为教学人员,硕士毕业生主要职业流向为公务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教学人员;本科毕业生主要职业流向为工程技术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专科毕业生主要为工程技术人员。表 2-4 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学历层次职业类名称比例(%)博士教学人员66.7科学研究人员27.8硕士公务员16.8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6.4教学人员16.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1.0金融业务人员10.9工程技术人员8.3本科工程技术人员21.5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教学人员15.9其他人员11.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0.6金融业务人员4.8商业和服务业人员3.6公务员3.3专科工程技术人员47.2其他人员31.0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9.3商业和服务业人员6.0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6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三) 用人单位性质流向本校2022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以高等教育单位为主;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以国有企业、机关为主;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以国有企业、其他企业为主;专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以其他企业、国有企业为主。表 2-5 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分布学历层次用人单位比例(%)博士高等教育单位84.7硕士国有企业34.8机关21.5其他企业21.1本科国有企业36.4其他企业35.4机关12.6专科其他企业59.7国有企业21.8三资企业17.6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四) 项目类岗位就业情况本校2022届有5.3%的毕业生选择项目类岗位就业,包含科研助理、基层项目、应征入伍,其中有2.7%为科研助理。表 2-6 项目类岗位就业比例毕业去向占比(%)科研助理2.7地方基层项目1.2国家基层项目1.0应征义务兵0.3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五) 自主创业情况本校2022届毕业生中,本科3人、专科1人选择自主创业。图 二.二.五.1.1.1.1 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六) 就业地区流向本校2022届各学历层次已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生主要在内蒙古就业。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在内蒙古就业的比例分别为81.7%、74.0%、58.3%、52.2%。从就业盟市来看,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在呼和浩特市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2.0%、44.2%、29.5%、23.0%)相对较高。图 二.二.六.1.1.1.1 区内外就业情况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表 2-7 区内就业盟市分布单位:%就业盟市名称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总计呼和浩特市62.044.229.523.036.5鄂尔多斯市0.07.78.97.07.9包头市13.910.05.09.17.8通辽市1.32.53.40.52.7赤峰市1.32.23.31.62.6呼伦贝尔市2.51.40.61.61.1乌兰察布市0.01.50.80.01.0巴彦淖尔市0.01.10.72.11.0乌海市0.00.60.40.50.5锡林郭勒盟0.00.00.10.00.0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七) 选择就业所在地主要原因本校2022届毕业生选择就业所在地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地为家庭所在地”,其后依次是“在当地找到理想工作”、“当地就业机会多/前景好”等。图 二.二.七.1.1.1.1 选择就业所在地主要原因(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三 毕业生升学情况(一) 国内升学情况1. 毕业生总体升学情况本校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1422人选择升学,升学比例为24.1%。其中,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升学比例分别为7.5%、29.9%、47.5%。图 二.三.一.1.1.1.1 毕业生总体升学比例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2. 各学院毕业生升学情况本校2022届硕士毕业生中,数学科学学院(25.6%)、化学化工学院(24.3%)、哲学学院(22.7%)国内升学比例较高;本科毕业生中,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48.0%)、哲学学院(46.0%)国内升学比例较高。表 2-8 各学院毕业生升学情况学历学院名称国内升学人数(人)比例(%)硕士本校硕士平均1477.5数学科学学院1025.6化学化工学院2624.3哲学学院522.7生命科学学院3320.4蒙古历史学系315.0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814.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413.3生态与环境学院1712.5蒙古学研究中心112.5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09.9计算机学院107.6蒙古学学院65.3马克思主义学院14.5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4.1法学院31.7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1.4经济管理学院31.2公共管理学院21.2外国语学院00.0交通学院00.0本科本校本科平均101129.9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7348.0哲学学院2346.0生命科学学院9541.9化学化工学院8641.1生态与环境学院7736.7数学科学学院5534.8计算机学院6935.0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4830.8蒙古学学院6029.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5826.5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826.4电子信息工程学院5929.1外国语学院3522.4公共管理学院5126.2经济管理学院7021.5交通学院7821.8法学院3021.9蒙古历史学系1418.4体育学院24.3专科交通学院26447.5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二) 出国、出境情况1. 出国、出境比例2022届硕士、本科毕业生共有46人选择出国、出境,其中硕士3人,本科43人。表 2-9 出国、出境比例学历出国、出境毕业生人数(人)总体46硕士3本科43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2. 出国、出境目的地出国出境毕业生的目的地为英国的居多,共12人,其次为日本(8人)、中国香港(8人)。表 2-10 毕业生出国、出境目的地地区/国家名称总体(人)硕士(人)本科(人)英国1212日本88中国香港88俄罗斯413澳大利亚33美国22韩国11蒙古国11瑞典11匈牙利11中国澳门11比利时11爱尔兰11德国11西班牙11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2022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数据。第三章 就业主要特点本章主要呈现我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并通过了解毕业生对就业服务工作、创新创业教育的反馈,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工作质量。一 就业服务工作情况1. 获取招聘信息来源本校2022届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主要来源为校园招聘会或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59%)、校外各类招聘网站信息(37%)、北疆就业网(31%)、学校老师推荐(25%)。图 三.一.一.1.1.1.1 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来源(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2. 获得第一份工作的途径本校2022届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途径主要为校园招聘会或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39%)、校外各类招聘网站信息(25%)。图 三.一.一.2.1.1.1 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途径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3. 择业过程中关注的因素本校2022届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关注的因素主要为个人发展空间(30%)、工作稳定性(18%)、薪酬福利水平(17%)。图 三.一.一.3.1.1.1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关注的因素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4. 求职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校2022届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为学历层次高(35%)、专业相关能力强(26%)。图 三.一.一.4.1.1.1 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二 就业创业教育情况1. 就业课程教育开展效果及评价本校2022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为93%。图 三.二.一.1.1.1.1 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评价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课程调研数据。本校2022届有99%的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其中有22%认为完全满足,有39%认为满足。图 三.二.一.1.1.1.2 就业指导课程满足度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调研数据。本校2022届有97%的毕业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积极作用,其中有44%的毕业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帮助自己确立了清晰的职业生涯目标。图 三.二.一.1.1.1.3 就业指导有效性数据来源:内蒙古大学调研数据。2. 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效果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培养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营造学校创新氛围。本校2022届毕业生对创业课程和讲座、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模拟与实训的满意度分别为94%、95%、93%,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效果较好。图 三.二.一.2.1.1.1 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效果的评价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第四章 就业相关分析本章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包含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职位提升和岗位变化,综合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发展成长情况。一 专业相关度1. 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本校2022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9%,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96%、84%、72%、79%。学历层次越高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也越高。图 四.一.一.1.1.1.1 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2. 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原因本校2022届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原因主要是想找对口工作,但是就业机会太少(34%)。图 四.一.一.2.1.1.1 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原因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二 就业满意度1. 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现状的主观评价,从毕业生的角度反映其对就业质量的满意程度。我校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94%,其中,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96%、94%、95%、89%。图 四.二.一.1.1.1.1 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2. 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在于收入低、找工作困难、工作压力大。图 四.二.一.2.1.1.1 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3. 毕业生对就业各方面的满意度本校2022届毕业生对工作薪酬、工作内容、职业前景的满意度分别为87%、92%、89%。图 四.二.一.3.1.1.1 毕业生对就业各方面的满意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三 职业期待吻合度1. 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本校2022届毕业生总体职业期待吻合度为87%,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分别为94%、90%、84%、84%。图 四.三.一.1.1.1.1 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四 就业稳定性1. 毕业生的离职次数本校2022届毕业生中有90%的人正式参加工作以来没有离职经历,7%离职过1次,1%离职过3次及以上,整体就业稳定性较强。图 四.四.一.1.1.1.1 毕业生的离职次数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第五章 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本章主要分析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反馈,包含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对教学的满意度、通用能力培养情况评价,服务学校招生和专业结构调整,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一 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一) 校友综合评价1. 对学校的总体推荐度2022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86%。图 五.一.一.1.1.1.1 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2. 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2022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9%,毕业生对母校认可度较高。图 五.一.一.2.1.1.1 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二) 能力培养评价各项通用能力增值情况2022届毕业生认为通过大学学习,在基本能力(74%)、环境适应能力(68%)等方面提升较为明显。图 五.一.二.1.1.1.1 各项通用能力增值情况(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第六章 用人单位评价一 聘用标准1. 用人单位聘用我校区内毕业生的理由用人单位聘用我校区内毕业生的理由主要是毕业生的稳定性更高(58%),其后依次是毕业生更符合本单位的职场文化和价值观(35%)、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更强(30%)、毕业生的实习经验更丰富(28%)等。图 六.一.一.1.1.1.1 用人单位聘用我校区内毕业生的主要理由(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二 使用评价1.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6%,其中49%的用人单位表示对本校毕业生非常满意,34%的用人单位表示对本校毕业生比较满意。图 六.二.一.1.1.1.1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2. 用人单位与我校有过校企合作的比例聘用过我校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中有45%与我校有过校企合作。其中校企合作的类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50%)、“在学校建立实训基地”(34%)等。图 六.二.一.2.1.1.1 用人单位与我校有过校企合作的比例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3. 用人单位与我校的校企合作类型图 六.二.一.3.1.1.1 用人单位与我校的校企合作类型(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三 能力、素质、知识需求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政治素养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本校2022届毕业生政治素养的满意度为95%,其中很满意的比例为41%。图 六.三.一.1.1.1.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政治素养的满意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水平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本校2022届毕业生专业水平的满意度为96%,其中很满意的比例为38%。图 六.三.一.2.1.1.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水平的满意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本校2022届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满意度为96%,其中很满意的比例为38%。图 六.三.一.3.1.1.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满意度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四 对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1. 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岗位类型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岗位类型为专业技术岗(53%)、管理岗(34%)、营销岗(28%)、专业支持岗(24%)等。图 六.四.一.1.1.1.1 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岗位类型(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与现在相比,未来几年用人单位需求逐渐增多的岗位类型为专业技术岗(45%)、管理岗(42%)等。图 六.四.一.1.1.1.2 用人单位需求逐渐增多的岗位类型(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2. 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学科类型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学科类型为工学(39%)、理学(32%)。图 六.四.一.2.1.1.1 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学科类型(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与现在相比,未来几年用人单位需求逐渐增多的学科类型为工学(39%)、理学(34%)、管理学(30%)等。图 六.四.一.2.1.1.2 用人单位需求逐渐增多的学科类型(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3. 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专业类型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专业类型为电子信息大类(28%)、生物与化工大类(20%)、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20%)、土木建筑大类(19%)、财经商贸大类(19%)等。图 六.四.一.3.1.1.1 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专业类型(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与现在相比,未来几年用人单位需求逐渐增多的专业类型为电子信息大类(24%)、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23%)等。图 六.四.一.3.1.1.2 用人单位需求逐渐增多的专业类型(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4. 用人单位希望我校提供的主要工作支持用人单位希望我校提供的主要工作支持是拓宽招聘信息发布渠道和覆盖面;放开限制,允许毕业生到用人单位现场实习/见习(均为43%)等。图 六.四.一.4.1.1.1 用人单位希望我校提供的主要工作支持(多选)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第七章 就业工作举措一、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压实就业工作主体责任。2022年,我校组织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5次,学校主要领导均出席会议并研究部署、动员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管校领导带队深入7个学院督导检查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落实情况。二、构建实施学生就业“三级包联” 工作机制,形成任务逐级分解、全员参与就业的工作格局。2022年,我校推动实施了学校领导包联学院,学院领导包联毕业班级,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包联毕业生的多方联动、责任到人的学生就业“三级包联”工作机制。各学院均按要求建立了“三级包联”工作台账,并依托台账开展了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三、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毕业生开拓更多优质岗位。开展访企拓岗期间,我校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调动多方资源,发挥校院合力,在受疫情影响到呼和浩特市以外地区开展走访受限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积极开展联系对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克服困难带队走访用人单位共计126家、拓展就业岗位4367个;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15场、参会单位共计286家;已与17家用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四、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保障毕业生岗位供给充足。2022年,利用各类就业信息平台发布招聘信息4155条。举办线上线下大型招聘会30场,提供各类岗位114581个;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370场、提供岗位6532个;举办直播带岗招聘会6场,提供岗位1532个;创建微信群专场招聘新模式,39家用人单位建立微信群进行招聘。五、构建全方位就业育人体系,多样化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以就业创业课程为基础开展全覆盖就业创业教育,学生对三门课程的满意度均在93%以上;以生涯规划和就业类赛事、讲座为重点开展渐进式生涯活动,共举办各类活动66场;以生涯咨询为补充开展精细化生涯指导,提供就业团体辅导14场,通过抖音平台开展就业咨询讲座39场,制作就业指导短视频25期,为196名学生提供“一对一”生涯咨询。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和生涯咨询室建设经验在大学生就业、北森生涯、北疆就业、自治区高级就业指导研修班中进行了推广分享,在全国和自治区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六、做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为我校2022届675名、2023届438名重点毕业生群体建立专门帮扶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开展重点帮扶;精准推送就业信息214条、提供就业岗位3220个,组织开展2场重点群体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参会单位共231家,提供岗位4710个;发放各类求职补助补贴共计137.7万元。七、广泛宣传动员,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积极宣传我校基层就业毕业生典型事迹,组织开展新疆、西藏地区专招项目、“军队文职招录政策讲座”“优秀毕业生座谈会-公务员与选调生专场”等宣讲活动和服务基层毕业生座谈会。校本部2022届毕业生去到公务员、选调生和各类基层项目就业503人,投身军营21人。八、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2022年,我校对毕业生各类就业数据进行了严格核查,对灵活就业数据进行了100%核查,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与教育部就业数据核查结果完全一致。在教育部专项核查和国务院大督查中,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均准确无误。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