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2018年度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 2023年08月09日
  • 50 金币

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学院概况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前身为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创建于1956年,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学校,2011年升格为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530亩,有新、老两个校区。院内分为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实验实训区、生活区五大区域。近年,为适应护理人才培养需求,我校又分设涉外护理、中医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口腔护理等五个方向。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主线,突出特色办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能力提升为本位,努力争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17年度荣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并再次争创“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近年来,学院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着力点,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工程建设,重视校企合作,推动培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自2015年,学院与多家医院开展“院中校”、“校中院”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师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锻炼的有效结合,学院师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赛获奖70余项,获得“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等集体荣誉百余项。学院代表队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礼仪大赛中职组比赛中荣获团体总分三等奖、团体操二等奖,高职组比赛获得个人一等奖、团体三等奖;在首届山东省职业院校康复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总成绩第四名;在第三届全国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在山东省参赛学校中位居第二。另外,学院还是“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十大就业明星学校”、“2010中国职业教育十大就业典范院校”,先后获得集体荣誉200余项。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已成为一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共向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近几年,学院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学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 毕业生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 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计3241人,全部为专科学历,来自山东、江苏、甘肃、贵州等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属汉族、回族、藏族、布依族、彝族、仡佬族等8个民族。(二)毕业生结构1.专业大类分布按专业大类统计,2018届毕业生都属于医药卫生大类。2.专业结构 学院2018届毕业生分布于5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毕业生最多,共2771人,占85.50%;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助产专业人数次之,分别为193人和179人。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序号专业名称生源人数生源比例(%)1护理277185.50%2医学影像技术1936.00%3助产1795.52%4康复治疗技术962.96%5卫生信息管理20.06%表1 毕业生人数分专业统计表3.性别结构 2018届毕业生按性别统计,男生338人,占10.43%;女生2903人,占89.57%。女生所占比例高于男生79个百分点以上。图2 毕业生性别结构图4. 民族结构 按民族统计,2018届毕业生以汉族为主,共3196人,占98.61%;少数民族共45人,包括回族、藏族、满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8个民族。图3 毕业生人数分民族统计图5.生源地结构 按生源地统计,2018届毕业生以山东省为主,占毕业生总数的84.42%,其中泰安、济宁、济南、临沂等市生源较多;外省生源占15.58%,江苏占毕业生人数9.63%,甘肃、贵州、宁夏等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占毕业生总人数6.00%。图4 毕业生生源地结构图图5 省外毕业生人数生源地统计图(三) 毕业生就业率 截至报告期,2018届毕业生实现就业2716人,总体就业率为83.80%。 1、按专业大类统计 2018届毕业生全部为医药卫生大类,截至报告期,就业率达83.80%。2. 按专业统计 2018届毕业生分布于5个专业,截至报告期,护理专业就业率为83.18%;助产专业就业率为87.7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率为88.34%;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就业率为85.22%;卫生信息管理就业率为100%。各专业就业率如下表所示:图6 毕业生就业率分专业统计图3. 按性别统计 截至报告期,男生实现就业284人,就业率为84.02%;女生实现就业2432人,就业率为83.78%。女生就业率低于男生 0.24个百分点。 图7 毕业生性别就业率对比图(四) 毕业生就业方式 2018届毕业生就业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截至报告期,劳动合同就业率为82.61%;协议就业率为2.55%;升学率为2.07%;另外还包括应征入伍、出国、个体经营、灵活就业和其他方式就业等多种就业方式。图8 毕业生就业方式统计情况图(五) 就业流向 1. 就业地域流向 截至报告期,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以山东省内为主,省内就业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82.00%以上,尤其学院所在地泰安市,接收毕业生人数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45.69%;到外省就业的毕业生也相对较多,比例为17.09%。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如下图所示:图9 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图2. 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截至报告期,学院毕业生到医疗卫生单位就业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1.26%;其次为服务类的企业,所占比例为18.74%。 图10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图3. 行业流向 截至报告期,学院毕业生到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就业的比例最高,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83.74%,到其他行业的比例较小。图11 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图(六) 特殊群体就业情况1. 特困生家庭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院2018届毕业生中共有156名特困生,截至报告期,153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为98.08%。图12 特殊群体就业情况图2. 优秀毕业生就业情况 截止报告期,学院2018届评选出的163名优秀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就业率为100%,协议就业人数6人,占4%;劳动合同就业125人,占83%;灵活就业20人,占13%。图13 优秀毕业生就业情况图3.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院2018届毕业生中少数民族共计45人,截至报告期,42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为93.33%。图14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图(七) 离校后毕业生的跟踪服务情况 根据派遣时的就业状态,学院2018 届毕业生中有779人处于待就业状态,经过半年的就业跟踪与服务,截至报告期,已有254人实现了就业。(八)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分析截至报告期,学院尚有525名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对未就业毕业生当前状态进行统计,正在二次求职的毕业生占92.00%,正在参加各类职业培训的毕业生占5.90%,自愿暂不就业的毕业生占0.76%,另有其他情况暂不就业毕业生占1.33%。 图15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图二、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举措(一)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学院定期邀请专业行业专家进行研讨,制定了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明确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既有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也有专业拓展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在专业技能培养上,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并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和专业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我院学生在全国和全省职业礼仪大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七个一等奖,六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学院组织1214名学生参加护理实操培训和考试,学生整体专业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为将来的职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临床实践教学、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 我院一贯注重贯彻落实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精神,坚持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要求各专业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校企无缝对接。近几年,学院与全国6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资源信息共享、合作教学、课题合作开发、“订单”式培养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使医院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医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共赢模式。通过联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和技能大赛培训,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锻炼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升就业质量1、利用各种人脉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做到实习、就业统筹兼顾、实习促进就业。2018年,新开辟济南中心医院、鲁南制药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等5家医院和大型制药公司,现已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青岛、济南等地6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8年共推荐近3404名学生到解放军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52家医院和大型医疗机构实习,为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积极开展就业市场调研,了解全国和省内医院、大型制药公司、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型养老院、健康服务机构、人才需求状况,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的就业平台。3、利用媒体、网络、报纸,常年收集有关医学、护理类的就业信息,将收集的就业信息及时在学校的网站上、微信公众号、毕业班班主任QQ群、毕业生QQ群上发布。4、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和专业特点及毕业生就业期望,通过多种渠道联络适合我院专业特点的用人单位,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交流、双向选择的就业服务平台,精心组织,2018年3月21日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校园招聘会。来自全国的75家招聘单位参加了此次招聘会,其中泰安煤炭疗养院、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万杰肿瘤医院等21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为护理、助产、康复、影像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鲁南制药集团、山东宏熙药业、青岛东海药业等38家医疗机构为我院药学等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共提供就业岗位1763个,近2000名应届毕业生和在校生参加了招聘会。2018年举办20多场专场招聘会,通过举办招聘会加强了学院与招聘单位的深入了解和合作,为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架起了双向交流、双向选择的桥梁,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四)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创新就业指导服务体系1、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发展咨询体系。结合学科特点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2、引导学生参加职业测评,职业体验,加强分类指导。3、建立学生职业发展咨询室,开展个性化辅导。4、以校园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构建学生职业生涯伴随式就业信息系统,统筹线下、线上招聘资源,实现学生需求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大数据集成交互。5、优化毕业生就业流程,完善就业预警机制,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五)多措并举,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服务1、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就业,学院每年都要开展毕业生就业调查,了解就业需求,听取意见建议,从就业能力、就业意向、就业技能及服务等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就业意向和就业困难,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服务工作。2、实施实习选拔与实习前强化培训,打好就业工作基础。学院积极与实习单位联系,为了增加实习学生留用率,实习前联系实习医院来校,按照医院的条件选拔实习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选拔的实习生中解放军总医院留用26人,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留用32人,上海长海医院留用15人,通过实习留在实习医院工作的学生达200多人,是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入院实习前,组织学生开展岗前培训,重点进行体能训练、职业礼仪培训、服务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职业思想教育、专业理论强化、操作能力提高、人际关系处理等。组织进行了实习培训汇演,通过培训为学生明确了实习的目的,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3、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给予特别关注,组织班主任和工作人员深入班级、课堂、宿舍、家庭,及时掌握就业困难学生思想状况,统计就业困难学生情况,分班级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和数据库,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对一’帮扶,提供个体咨询、技能培训、优先推荐、就业补贴等措施,重点开展就业跟踪和帮扶工作。(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科学、客观自我定位1、从学生入校开始,邀请医疗、护理方面专家进行专业发展、职业前景等情况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发展情况。随着学生自我认知的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职业兴趣和目标更加清晰、明确。2、实习前,学院领导和主管就业工作老师以及优秀实习生为同学们做了多场实习就业报告,介绍了我院毕业生出国就业学习、专升本、大城市实习就业创业等情况,邀请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孙洪军院长和护理部李云峰主任分别做了“以人文护理团队为统领,推进护理精细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实践”讲座,让学生全面了解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提供依据。3、课余时间,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全面信息、就业期望,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做到降低自身期望,从实际出发;提高就业能力,多参加培训;拓宽就业思路,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全面客观评价自己,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定位,做好职业和选择,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1、各部门齐抓共管,加强组织管理。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由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一名副院长为副组长专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由校团委、学工处、教务处、就业办、科研处、培训部以及各系部组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构;以校学生会为依托专门成立创新创业部;结合学生专业和兴趣成立对应的创新创业活动小组。增强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帮助有志创业的学生开展各项活动。2、加强教育指导,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在保证做好各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以核心能力课程、第二课堂体系(任意选修课)、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志愿服务、创新创业讲座以及创业榜样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渗透进学生的日常学习,提高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3、发挥办学特色和专业特长,围绕大健康产业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我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互动、服务地方”,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素养•管理•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各专业围绕总体定位,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与创业教育并举、创业与就业相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体系。以此为基础,鼓励我校学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当今备受重视的大健康产业为依托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深化“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增强了校企的对接和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就业见习的基地”,使学生在实践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就业创业能力。(八)提供创业平台,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助力学生创业成功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我院以职业技能鉴定基地为依托挂牌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联合相关单位为在孵企业、个人代理申报各级计划、招商项目等,对其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鉴定等提供申报便利,并提供法律、财务、管理咨询、人才中介等多方位服务。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帮扶基金。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帮扶有志创业学生,解决资金之忧。自2014年,我院在泰安市科技局累计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8项。其中2017年,成功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8项,其中一项获资助1万元,3项获资助0.5万元,其余4项获资助0.3万元。2018年我院多次参加团省委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并且顺利进入复赛阶段。2018年我院泰安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一项二等奖和两项优秀奖。(九)扩大交流规模,提升国际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学院坚持以服务教学和教研为目标,以项目合作为桥梁,以吸纳优质教育资源为手段,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与国(境)外高校和医疗机构保持联系更加密切。学院不断拓展国内外合作资源途径与模式,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近几年,先后接待了来自菲律宾、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8批次访问团组;与菲律宾远东大学、韩国信韩大学和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等就合作办学、师资交流、教研科研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8年组织了两批次共计8名教师和8名学生赴台湾义守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流研修;与菲律宾远东大学组建菲律宾护理专升硕预科班,教学方式采用实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学院老师与网络班主任共同监督的模式。2018年我校成功向菲律宾远东大学输送第四批24名学生攻读护理学硕士学位。截止目前,我校输送的第一、二批学生已有10人顺利毕业,取得菲律宾远东大学护理学硕士学位并通过教育部学位认证,为实现了高质量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毕业生就业相关因素分析(一)毕业生求职意向分析 1. 意向单位性质 毕业生意向单位性质分布统计显示,毕业生选择“事业单位”的比例为37.54%;民营企业比例为41.27%;国有企业比例为9.47%;其中其它主要为未就业及升学等毕业生,与毕业生实际就业单位性质流向中单位分布情况基本吻合。图16 毕业生意向单位性质分布图2. 工作地区 调查统计显示,58.82%的毕业生意向就近城市发展;意向去大城市发展的占17.83%;选择中小城市发展占13.92%;认为地区不重要的占9.43%。图17 毕业生意向地区分布图3. 薪资期望 对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每月薪资收入期望调查数据显示,选择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1.61%;选择“4000-4999元”以上的比例为18.46%;选择“3000-3999元”的比例为37.22%;选择“2000-2999元”的比例12.71%。 图18 毕业生意向薪资收入统计图(二) 毕业生对当前工作满意度分析 1. 总体就业满意度 通过已就业毕业生网上实名提交的2227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根据已就业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工资待遇评价的数据显示,选择满意的比例为24.52%;选择比较满意的比例为26.09%;基本满意的比例为39.83%;不满意的比例为9.56%。图19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工资待遇评价情况图根据已就业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福利保险评价的数据显示,选择满意的比例为29.77%;选择比较满意的比例为25.82%;选择基本满意的比例为32.69%;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11.72%。图20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福利保险评价情况图根据已就业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管理机制评价的数据显示,选择满意的比例为31.61%;选择比较满意的比例为27.89%;选择基本满意的比例为34.08%;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6.42%。图21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管理机制评价情况图2. 专业对口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的行业流向专业对口率为81.37%,其中“完全对口”的比例为49.71%;“比较对口”的比例为24.74%;“联系密切”的比例为6.92%。图 22 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情况图3. 薪资状况 毕业生月实际收入情况是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对毕业生目前月收入水平的调查数据显示,每月薪资2000元以下占31.79%;2000-2999元占41.94%;3000-4999元占21.1%,5000元以上占5.16%,每月薪资5000元以上的毕业生主要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图23 毕业生工作岗位酬薪情况图(三)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分析1.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意愿度调查通过对2227名毕业生调查显示:50.34%毕业生有自主创业意愿;12.89%没有自主创业意愿;36.78%的毕业生表示从未考虑过自主创业。图24 毕业生意向自主创业情况图2.创业扶持度调查对于自主创业,学生希望学院给予加强扶持的内容,调查显示:59.95%学生希望通过课程提升个人创业能力;73.78%学生希望开创创业能力与实务培训;67.4%学生希望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68.12%学生希望学校和社会提供创业资金支持;61.16%学生希望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推进创业教育;55.46%学生希望学校加强创业成功人士指导。 图25 学生创业期望学院加强扶持情况图3.毕业生自主创业知识的来源通过调查显示,毕业生自主创业知识来源:亲身实践占74.45%;创业实训占62.95%;教师授课占39.52%;家庭环境占35.07%;创业讲座占38.84%;媒体和社会宣传占52.76%;其它占1.08%(企业带头、市场环境等)。 图26 毕业生创业知识来源情况图4.毕业生自主创业领域的选择通过调查显示,毕业生自主创业领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业领域占50.16%;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占20.39%;当前热门的发展方向占10.87%;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占18.59%。图27 毕业生创业领域选择情况图5.毕业生对自身创业的优势认识通过对毕业生创业优势的自我认知调查显示,83.97%的毕业生认为优势在于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53.97%的毕业生认为创业优势在于专业素质较高;86.71%毕业生认为学习能力较强、有创新;67.67%毕业生认为网络信息能力强;0.67%认为具有其他优势(时间充足等)。图28 毕业生对自身创业优势的认知情况图6.毕业生自主创业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认知通过调查显示,经常关注、很清楚关于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的毕业生占7.86%;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毕业生占44.45%;不太愿意主动了解、知道一点占39.16%;一点不知道的毕业生占8.53%。图29 毕业生对国家创业政策、法规认知情况图(四) 毕业生对学院满意度分析 1. 毕业生希望在校获得职业能力提升 调查数据显示,66.28%学生希望加强“专业知识”的提升;77.95%希望加强“技术操作”能力的提升;54.83%学生希望加强“职业素养”提升;46.48%学生希望加强“服务意识”提高;65.6%学生希望加强“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图30 毕业生希望获得职业能力提升情况图2. 学院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内容调查分析 对毕业生进行“现工作的获得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推荐”、“人才市场”、“网络媒体”、“亲朋好友、校友”及“其它”六项所占比例分别为8.85%、13.65%、26.22%、43.42%、7.86%。 图31 学院为在校生提供的就业服务情况图通过对2227名毕业生调查,学院的六项举措较为重要的:66.05%认为“宣传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重要,70.18%认为“更多收集和整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重要;60.44%认为“广泛地向社会宣传学校,扩大知名度”重要;67.4%认为“开好就业指导课,进行职业生涯辅导”重要;66.01%认为“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个体指导”重要;0.4 %认为“其他方面”重要。图32 学院为离校后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情况图以上数据,表明我院对在校生和离校后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内容较为全面,学生享受到的就业服务覆盖率较高。3. 毕业生对学院提供就业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学院提供就业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选择“非常满意”占41.26%;选择“满意”占32.97%;选择“比较满意”为22.83%;选择“不满意”的为2.94%。图33 毕业生对学院提供的就业服务满意度情况图4. 毕业生对学院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学院教育教学度满意较高,对学院的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学习、临床实习、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实习前的强化培训方面对毕业生的影响较大。图34 毕业生在校学习对工作影响度调查情况图5. 毕业生希望母校在教学和管理中要加强的环节毕业生希望母校主要加强的方面包括“专业知识”、“技术操作”、“职业素养”、“服务意识”、“沟通交流”,比例分别为66.28%、77.95%、54.83%、46.48%、65.6%。 图35 毕业生对母校改进建议情况图(五) 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因素分析 1. 主客观因素 对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个人发展”的关注度最高为72.88%;其次是“薪水”为55.19%;考虑“单位人才政策”的比例为53.48%;选择“名气和发展”的比例是38.12%;另外选择“其他”的比例为2.6%,“其它”中大多数学生考虑工作氛围、领导决策等因素。图36 影响毕业生择业的主观因素图2. 毕业生对个人能力的认知分析 对毕业生个人能力认知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自身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力强占17.78%;较强占41.13%;一般占40.68%;较差占0.4%。图37 毕业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情况图对毕业生个人能力认知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自身动手操作能力强占28.51%;较强占45.04%;一般占26.36%;较差占0.09%。图38 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情况图对毕业生个人能力认知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自身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强占21.82%;较强占37.72%;一般占39.92%;较差占0.54%。图39 毕业生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情况图对毕业生个人能力认知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自身团队组织协作能力强占49.71%;较强占40.64%;一般占9.61%。图40 毕业生团队精神情况图对毕业生个人能力认知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自身自我提升能力强占35.65%;较强占45.85%;一般占18.37%;较差占0.13%。图41 毕业生学习能力、自我提升能力情况图对毕业生个人能力认知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自身综合素质高占37.18%;较高占46.34%;一般占16.39%。图42 毕业生综合素质情况图对毕业生个人创新能力认知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创新能力强占18.95%;较强占36.33%;一般占44.19%;较差占0.54%。图43 毕业生创新能力情况图从以上毕业生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情况来看,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稍弱,创新能力最弱。四、 毕业生就业趋势 (一) 近三年大专毕业生生源发展趋势 近三年,我院毕业生生源总数,2016年1745人;2017年2179人;2018年3241人,生源数量逐年提高。对2018届专科生5个专业的近三年生源数量变化情况分析,护理专业生源上升明显,助产、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康复技术三个专业的生源稳中有升。专 业毕业生人数2016年2017年2018年护 理159118902771助 产55116179医学影像技术69125193康复治疗技术304696卫生信息管理022表44. 近三年生源数量情况统计表(二)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情况 从我院5个专科专业的近三年就业市场供求趋势来看,护理、助产、医学康复技术3个专业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较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供求基本平衡。(三)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我院5个专科专业的近三年就业率情况来看,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6%左右。专业2016年2017年2018年护理88.62%85.08%83.18%助产90.32%85.34%87.78%医学影像技术94.64%88.00%88.34%康复治疗技术87.50%86.96%85.22%卫生信息管理N100%100%表45 我校各专业近三年就业率统计表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反馈1、以毕业生就业流向为依据,调整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通对毕业生就业流向调研、统计分析,准确了解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状况,确定了“扩大三年制高职招生规模、提高五年制高职门槛、稳定升学班级规模”的招生工作思路。2018年各层次学生共录取3850人,其中普通专科(高职)录取2700人,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400人,普通中专录取750人,三年制高职录取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夏季高考录取人数大幅度超过春季高考录取人数,实现了生源结构的持续性优化,春季高考专科生源素质明显提高,护理、医药类分数线较往年大幅度提高,生源分布更加广泛,生源结构得到持续性优化,为进行教学改革、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基础。2、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合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卫生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卫生行业各职业岗位(群)的变化及时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学院紧贴市场和产业设置专业,先后开设7个三年制高职专业和4个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涉外护理专业为特色,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骨干的专业布局结构。同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连续三年没有学生或学生数量少的卫生信息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已停止招生。3、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构建满足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 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以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标。为此,学院以岗位分析为基础,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调整课程结构,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调整。4、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加强技能培养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学特色,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课时比例。为使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加贴合临床岗位需求,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适用性技术能力,定期进行调研,及时将临床上的新发展、新知识、新要求反馈至教学实践,并聘请行业专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对接。5、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围绕“更新观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主题思想,着重从三个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是全面增强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科学开展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全面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应对社会经济发展挑战的综合素质;三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有效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运行。2018年,我校有12门课程立项为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课程立项为泰安市精品资源共享课,18门课程立项为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学院积极促进科研立项工作,上半年,学院共有8项课题获得立项。我校不断建立和完善培养大学生创业的信念和鼓励机制,提高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辅导课程及科技创新社团和兴趣小组,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了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于本报告为全面系统反映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及时回应社会关注,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201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鲁政办[2018]21号)要求,编制本报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我院自2015年起,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良好互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报告的编制工作,组织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院系就业负责人等有关力量,全面收集加工整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资源,力求全面、客观、真实地反应毕业生就业状况。由于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多样性和毕业生离校后流动性较强,给就业跟踪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报告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敬请谅解。 数据来源 本报告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山东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实名管理服务系统”和“山东省就业情况调查问卷系统”。报告引用的数据范围包括:省147所高校近五年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数据、全省近五年用人单位发布的毕业生需求信息、2018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跟踪就业记录、2227份2018届我院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780份2018届我院毕业生满意度调查问卷。指标解释1.毕业生就业方式 协议就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各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俗称“网签”)或通过纸介质签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该协议书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也是高校和就业管理机构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就业协议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就业管理工作中,把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方式实现就业的行为称为协议就业。 劳动合同就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书,在就业管理工作中,把以签订劳动合同方式实现就业的行为称为劳动合同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依据山东省的现行规定,只有在就业主管部门登记的创业人员,且必须是办理了完整的自主创业手续(在工商局正式注册公司)后才纳入统计范围。非派遣省外签约就业:指毕业生与省外接收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但是由于户口档案不能随迁等原因,在毕业派遣时户口、档案只能派回生源所在地,毕业生本人到接收单位就业的一种方式。 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是指毕业生以临时工、派遣工、兼职工和自由职业等方式实现就业,灵活就业具有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特点。升学:升学包括“专升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和“考研”(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以及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 出国:包括出国工作和出国学习。 应征入伍: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基层项目就业:指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选聘优秀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就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基层项目。2.就业率计算公式 协议就业率=签订就业协议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劳动合同就业率=签订劳动合同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非派遣省外签约比例=非派遣省外签约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灵活就业率=灵活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升学率=升学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出国率=出国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自主创业比例=自主创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应征入伍率=应征入伍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基层项目就业比率=参加基层项目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3.总体就业率及其计算公式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计算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时,总体就业人数是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非派遣省外签约、灵活就业、升学、出国、自主创业、应征入伍、基层项目就业的人数之和。 总体就业率=总体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4.报告期 本报告数据期为2018年12月31日,统计对象为本校2018届毕业生。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用人单位需求数据统计时间范围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学科专业分类说明 2012年,教育部修订生成了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8年),特此说明。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