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23年08月15日
  • 50 金币

(一)总体规模 6(二)结构分布 6(三)生源地结构 7(一)总体毕业去向及落实率 9(二)各学院/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 9(三)省内外生源就业去向落实率 10(四)未就业分析 12(五)求职成功途径 13(六)求职困难原因 13(七)帮助就业的在校活动 14(一)就业地区分布 15(二)就业行业分布 18(三)就业职业分布 18(四)就业单位分布 19(一)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44(二)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52(一)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评价 52(二)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改进措施 58学校概况 I报告说明 III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5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5(一)总体规模 5(二)结构分布 5(三)生源地结构 6二、毕业去向及落实率 7(一)总体毕业去向及落实率 7(二)各学院/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 8(三)省内外生源就业去向落实率 9(四)未就业分析 10(五)求职成功途径 10(六)求职困难原因 11(七)帮助就业的在校活动 12三、就业流向 12(一)就业地区分布 12(二)就业行业分布 14(三)就业职业分布 15(四)就业单位分布 15四、国内升学 16五、自主创业 20第二篇:就业创业工作举措 22一、深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22二、持续促进就业工作“精细推进” 22三、全力保障供需对接“渠道畅通” 23四、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23五、积极营造双创教育“育苗环境” 23六、分层分类动员点燃“双创热情” 24第三篇: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25一、薪酬水平 25二、就业机会充分度 27三、专业相关度 27四、工作满意度 29五、职业期待吻合度 31六、工作稳定性 31七、社会保障情况 32第四篇: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33一、近三年规模与毕业去向落实率变化趋势 33二、近三年就业地区变化趋势 34三、近三年就业行业变化趋势 34四、近三年就业单位变化趋势 35第五篇: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37一、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37(一)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37(二)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43二、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影响 44(一)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评价 44(二)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改进措施 48第六篇:用人单位评价 50一、对毕业生的评价 50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 51三、对学校招聘服务的评价 52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浙江省水利厅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浙江水电技工学校和1984年成立的浙江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厚德 笃学 修能”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树校”的办学方针,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入选全国文明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项目)试点院校、全国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水利部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浙江省首届文明校园,为水利建设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坐落于美丽的钱塘江畔、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由校本部和大江东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975.31亩,拥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实训楼、行政楼、图书馆、体育馆等教学生活用房,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23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120万余册。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00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26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84.3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85.28%。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浙江省(水利部)优秀教师、职教名师、专业带头人18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水利“325拔尖人才工程”等省市级人才50余名。学校立足浙江,依托水利行业,以大土木类专业为主体,以水利水电、建筑艺术类专业为特色,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有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基础教学部合署办公)、继续教育学院(浙江省水利水电干部学校)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环境艺术设计、金融科技应用等24个专业。学校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按照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落实各项办学举措,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全国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浙江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2个,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优势、特色建设专业项目10个,全国优质水利专业、骨干专业、示范专业及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11个。建有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32门,国家规划教材、水利行业规划教材、省部级重点教材、优秀教材、新形态教材等53种,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学校注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有21个校内实训基地、358个联系紧密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南浔区政府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设有现代学徒制学院“大禹学院”,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开展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设有无人机驾驶、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级点,32个证书参与试点;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为行业培训考证提供服务。学校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中国台湾地区等的10余所国(境)外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圣马丁大学开展水利工程专业合作办学,与美国贝茨学院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合作办学;作为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会员单位,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电技术类专业培训。学校于2008年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11年被评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14年被省人社厅认定为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6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21年入选水利部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不断深化文明校园建设,“扬伟人精神、树厚德之人”的“伟人文化”和“承大禹之志、传治水文化”的“治水文化”两大核心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涵养校园文化精神,引领学院和谐发展。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推进各项事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和《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1〕2号)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制和正式发布《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举措、就业相关分析、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用人单位评价等六个部分;所涵盖的指标包括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去向、工作满意度、专业相关度、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等多个方面。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1.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31日。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毕业去向落实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2. 毕业生调研数据来源于杭州仁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本校2022届毕业生调研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6.17%;使用数据涉及就业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部分。3. 用人单位调研数据来源于杭州仁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本校2022届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调研,使用数据涉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及能力评价、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评价等部分。毕业生调查样本:表1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调查样本学院专业毕业生人数答题人数回收率 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161161100.00%设施农业与装备17016094.12%水利水电工程管理836477.11%工程测量技术1568554.49%水利工程2788630.94% 小计84855665.57% 机电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1099183.49%数控技术815466.67%机电一体化技术25216364.68%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1509160.67%发电厂及电力系统1647746.95% 小计75647662.96% 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20515676.10%建筑工程技术26715758.80%市政工程技术1135851.33%建设工程管理1464530.82% 小计73141656.91% 经济与信息学院会计18110759.12%互联网金融1398057.55%信息安全与管理804556.25%移动商务2299842.79% 小计62933052.46% 艺术设计学院风景园林设计19010856.84%建筑设计1346447.76%环境艺术设计2265926.11%数字媒体艺术设计1112724.32%小计66125839.03%总计3625203656.17%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一)总体规模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共3626人。其中,男生252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9.64%;女生110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0.36%,男女性别比为1:0.44。性别人数1:0.44男生2525人:女生1101人图1- 1 2022届毕业生男女比例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二)结构分布学院结构:学校2022届毕业生共分布在5个学院22个专业。其中,水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人数位居前三,人数占比分别为23.39%、20.85%、20.16%。表1- 1 2022届毕业生学院及专业分布学院各学院人数各学院比例专业各专业人数各专业比例水利工程学院84823.39%水利工程2787.67%设施农业与装备1704.69%水利水电建筑工程1614.44%工程测量技术1564.30%水利水电工程管理832.29%机电工程学院75620.85%机电一体化技术2526.95%发电厂及电力系统1644.52%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1504.14%电气自动化技术1093.01%数控技术812.23%建筑工程学院73120.16%建筑工程技术2677.36%工程造价2055.65%建设工程管理1464.03%市政工程技术1133.12%艺术设计学院66218.26%环境艺术设计2276.26%风景园林设计1905.24%建筑设计1343.70%数字媒体艺术设计1113.06%经济与信息学院62917.35%移动商务2296.32%会计1814.99%互联网金融1393.83%信息安全与管理802.21%注:因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各分项占比之和可能存在±0.01%的误差。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三)生源地结构学校 2022届毕业生以浙江省生源为主,浙江省生源 311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5.93%。浙江省外生源51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07%,主要集中在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等地。图1- 2 2022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浙江省内生源毕业生以杭州市(24.58%)为主,其次为温州市(13.03%)、台州市(10.62%)。图1- 3 2022届毕业生浙江省内生源地分布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二、毕业去向及落实率毕业去向落实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00%。(一)总体毕业去向及落实率学校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04%,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从具体毕业去向来看,“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选择,占比为63.02%;“升学—专科升普通本科”次之,占比为21.04%。表1- 2 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毕业去向人数比例毕业去向落实率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28563.02%98.04%升学—专科升普通本科76321.04%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38310.56%自主创业832.29%应征义务兵340.94%自由职业60.17%出国、出境10.03%其他暂不就业561.54%-待就业150.41%注:毕业去向落实率=(1-未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00%。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二)各学院/专业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从学院来看,水利工程学院、经济与信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相对较高,均在98.08%及以上。从专业来看,信息安全与管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相对较高,均达到100.00%。表1- 3 2022届各学院及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布学院专业毕业人数就业人数毕业去向落实率水利工程学院水利工程27827799.64%工程测量技术15615599.36%水利水电工程管理838298.80%水利水电建筑工程16115998.76%设施农业与装备17015993.53%小计84883298.11%经济与信息学院信息安全与管理8080100.00%会计18117998.90%互联网金融13913798.56%移动商务22922196.51%小计62961798.09%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技术11311299.12%建设工程管理14614498.63%建筑工程技术26726398.50%工程造价20519896.59%小计73171798.08%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150150100.00%电气自动化技术10910899.08%数控技术818098.77%机电一体化技术25224697.62%发电厂及电力系统16415795.73%小计75674198.02%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11111099.10%风景园林设计19018898.95%环境艺术设计22722297.80%建筑设计13412895.52%小计66264897.89%合计3626355598.04%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三)省内外生源就业去向落实率学校2022届毕业生中,省内生源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8.17%,省外生源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7.25%。表1- 4 2022届毕业生省内外生源毕业去向落实率毕业去向省外生源省内生源合计单位就业72.75%73.72%73.58%升学20.39%21.15%21.04%自主创业1.96%2.34%2.29%应征义务兵1.57%0.83%0.94%自由职业0.59%0.10%0.17%出国境0.00%0.03%0.03%未就业2.75%1.83%1.96%就业去向落实率97.25%98.17%98.04%(四)未就业分析学校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共71人(占比1.96%);根据调查,未就业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准备升学考试”(51.88%),其次为“求职中”(25.06%)。图1- 4 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去向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五)求职成功途径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27.89%)为毕业生落实第一份工作的主要渠道,其次是父母及亲友推荐(22.08%)和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21.30%)。图1- 5 2022届毕业生求职途径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六)求职困难原因社会关系缺乏(29.90%)、实践经验缺乏(28.58%)和求职信息渠道少(16.03%)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图1- 6 2022届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七)帮助就业的在校活动2022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开设的就业服务对自己就业帮助较大的为“线上就业指导、咨询”(32.38%)、“校园招聘活动”(18.20%)。图1- 7 2022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开设的就业服务对自己就业的帮助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三、就业流向1(一)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区域分布:学校2022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浙江省内就业(91.55%),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图1- 8 2022届毕业生排名前十就业地区分布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省内就业城市: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杭州市(48.38%),其次是宁波市(9.39%)和温州市(7.57%)。图1- 9 2022届毕业生浙江省内主要就业城市分布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生源地与就业地域交叉分析:省内生源中,94.99%选择留在本省就业;70.31%的省外生源也优先考虑在省内就业,20.57%的省外生源回生源地就业。图1- 10 2022届省内、省外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二)就业行业分布2022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22.56%)、“建筑业”(20.17%)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5.42%)。图1- 11 2022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个行业分布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三)就业职业分布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其他人员”,占比为53.97%;其次为“工程技术人员”(20.02%)。图1- 12 2022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个职业分布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四)就业单位分布学校2022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民营企业”,占比达到94.99%;其次为“国有企业”(2.36%);就业单位规模主要集中在51-100人(33.50%),其次是50人及以下(25.84%)和101-200人(13.13%)。图1- 13 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图1- 14 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规模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四、国内升学学校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763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21.04%。表1- 5 2022届毕业生国内升学院校分布国内升学院校人数国内升学院校人数浙江水利水电学院65浙江外国语学院11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65宁波财经学院11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56嘉兴南湖学院10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5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8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52浙江科技学院8同济大学浙江学院41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3嘉兴学院7浙江树人学院31湖州师范学院7温州商学院30中国计量大学6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26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6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25浙大宁波理工学院6温州理工学院2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6衢州学院21浙江海洋大学4杭州师范大学18浙大城市学院4浙江万里学院16浙江中医药大学3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16浙江农林大学3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14浙江工商大学3温州大学13绍兴文理学院3宁波工程学院13浙江财经大学2湖州学院13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1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12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1台州学院12--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升学原因:2022届毕业生升学的主要原因为“增加择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点”(46.15%)和“提升综合能力”(26.92%)。图1- 15 2022届毕业生升学原因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升学录取结果满意度:选择升学深造的毕业生对其录取结果满意度较高,满意度为91.15%;其中“很满意”占比为23.08%,“比较满意”占比为38.85%。图1- 16 2022届毕业生升学录取结果满意度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升学专业相关性:升学专业与原专业相关性在一般及以上的占比为85.00%,大部分学生仍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图1- 17 2022届毕业生升学专业相关性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需要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2022届毕业生认为升学过程中需要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的主要为“提供更多的升学学习场所”(35.77%)和“完善升学激励政策(如升学奖学金)”(25.00%)。图1- 18 2022届毕业生认为升学过程中需要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五、自主创业创新创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力,为响应“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学校多措并举,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与时俱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学校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83人选择自主创业,创业率为2.29%。创业行业:2022届毕业生创业行业呈多元化分布,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图1- 19 2022届毕业生创业行业分布数据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创业原因:学校2022届毕业生中,主要的创业原因为“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理想”(65.82%)。图1- 20 2022届毕业生创业原因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创业资金来源:学校2022届毕业生中,在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赚取”(69.62%)、“父母亲友的支持”(45.57%)。图1- 21 2022届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2022年,学校积极应对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的就业工作,以稳定初次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认真落实年度工作目标人去,进一步深化就业工作。 一、深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为千方百计开拓更多就业岗位,有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相关处室主动配合、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高水平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学校就业工作布置到位、责任到位、督促到位、实效到位。二、持续促进就业工作“精细推进”学校充分认识社会经济下行压力、高校毕业生破千万、专升本考试延期等诸多因素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叠加影响,早部署、早谋划、早启动,于3月25日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吹响了我校就业工作“百日冲刺”的号角。为落实“百日冲刺”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每月举行就业工作推进会,全面研判就业形势,并从校、院、班三级系统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推进工作措施。从3月份开始,每周开展一次就业数据动态摸排,建立毕业生就业帮扶台账,精准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意向单位,悉心了解学生就业困难,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和帮扶的精准度及有效性。二级学院党政领导、专业部主任、班主任、辅导员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与毕业生开展谈心谈话,在倾听中了解就业意向,在谈话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转变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的职业规划心态。三、全力保障供需对接“渠道畅通”为了实现毕业生“精准就业”,学校外抓市场、内抓服务,为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一方面,各二级学院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分类整合优质企业招聘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等形式提前将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在第一时间精准推送给毕业生。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邀请企业“进校”举办系列宣传活动,指导学生规划职业、撰写求职简历和提高面试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截止目前,学校通过线上线下共累计引进393家企业,举办企业进校宣讲会35场,为毕业生提供超过8000余个岗位。四、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学校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主动对接企业,对接人才供需,推动共建毕业生就业和学生实习基地,千方百计推动访企拓岗见实效、校企合作出成效。截至目前,学校已走访201家企业,有力推动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合作共建等方面的良性互动和高质量合作,为学生就业拓展了更广阔的优质平台。五、积极营造双创教育“育苗环境”学校把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明确创新创业的学分要求,牢筑“双创”教育基础。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青创”教育实践品牌建设力度,包括青创会客厅、青创训练营、青创故事汇、青创孵化园、青创游学日、青创备课会等。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将创业讲堂、项目集训、创业案例、创业园、创业游学、课程建设等双创教育工作的内容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形成了“赛前动员、赛中打磨、赛后总结”的全过程双创教育模式。除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创新创业课程”外,还分别组建了以大一为对象的“双创启航班”和以大二大三为对象的“双创飞翔班”,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大学生创业园为载体,通过每学期一次的项目入驻评审和入住项目考核,培育和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六、分层分类动员点燃“双创热情”学校有序组织创新创业校赛,通过和课堂教学相衔接,每年组织多项创新创业校级大赛。同时,动态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库,通过举办校级双创竞赛,开展路演、项目培育、创业园入驻、优秀项目校园展览等形式,不断扩大双创工作在校影响力和覆盖面。从“学生”视角综合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可以较全面的了解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现状及其竞争优劣势。其中,毕业生对自身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包括薪酬情况、就业机会充分度、目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情况、对目前工作的满意情况和目前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情况。一、薪酬水平总体薪酬收入:学校2022届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5151.25元;薪酬区间主要集中在3501-5000元(36.86%),其次为2001-3500元(20.62%)。图3- 1 2022届毕业生薪酬区间分布注:薪酬包括能折算为现金的工资、福利等。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各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2022届毕业生薪酬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为设施农业与装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均在6100.00元以上。表3- 1 2022届各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分布专业薪酬专业薪酬设施农业与装备6735.43会计4856.8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6133.94风景园林设计4820.83工程测量技术5627.94水利工程4805.88移动商务5481.75互联网金融4688.89电气自动化技术5421.82建筑工程技术4643.91建设工程管理5383.3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4355.8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5325.00发电厂及电力系统4283.33机电一体化技术5150.00数控技术4270.00水利水电工程管理5121.02工程造价4250.00建筑设计4977.33信息安全与管理4106.67市政工程技术4914.63环境艺术设计3893.75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主要就业地区的薪酬水平:在浙江省就业的毕业生当前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为5155.27元。图3- 2 2022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月均收入水平(单位:元)注:主要就业地区指样本人数≥10人的就业地区。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主要就业单位的薪酬水平: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6095.38元。图3- 3 2022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月均收入水平(单位:元)注:主要就业单位是指样本人数≥20人的就业单位。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二、就业机会充分度总体就业机会充分度:59.52%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就业机会较多,7.51%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就业机会较少。图3- 4 2022届毕业生对就业机会的评价注:就业机会“较多”占比为选择“非常多”、“比较多”占比之和,“较少”占比为选择“比较少”、“非常少”占比之和。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三、专业相关度总体专业相关度:78.00%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可见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图3- 5 2022届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分布注:专业相关度评价维度包括“完全相关”、“相关”、“基本相关”、“不太相关”、“完全不相关”和“无法评价”;其中,专业相关度= “完全相关”+“相关” +“基本相关”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各专业毕业生专业相关度:2022届毕业生专业相关度相对较高的专业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相关度均在92.63%及以上。表3- 2 2022届各专业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分布专业相关度专业相关度水利水电工程管理95.56%数字媒体艺术设计75.00%水利水电建筑工程95.45%水利工程71.43%工程造价92.63%设施农业与装备70.63%电气自动化技术91.23%数控技术70.00%建筑工程技术91.09%发电厂及电力系统69.09%工程测量技术89.86%市政工程技术68.89%环境艺术设计88.37%建设工程管理58.33%会计81.82%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55.71%建筑设计79.31%信息安全与管理51.52%机电一体化技术77.89%互联网金融47.22%移动商务77.78%风景园林设计46.15%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从事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主要为“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个人兴趣”(34.15%)和“想找相关工作,但是机会太少”(21.13%)。图3- 6 2022届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四、工作满意度工作总体及各方面的满意度:学校2022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0.70%,其中对工作内容满意度最高,为90.40%;可见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岗位和工作内容等方面均比较认同。图3- 7 2022届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主要就业行业的工作满意度: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领域就业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为100.00%;而在“农、林、牧、渔业”就业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为86.05%。图3- 8 2022届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的工作满意度注:主要就业行业指样本人数≥20人的就业行业。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五、职业期待吻合度总体职业期待吻合度:2022届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89.00%,其中“非常符合”所占比为32.69%,“符合”所占比例为24.94%,可见目前已落实的工作整体比较符合自身的就业期望。图3- 9 2022届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情况分布注:职业期待吻合度评价维度包括“非常符合”、“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非常不符合”和“无法评价”;其中,职业期待吻合度=“非常符合”+“符合”+“比较符合”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六、工作稳定性2022届毕业生离职率为28.33%,更换工作单位的次数主要集中在“1次”(15.43%)。图3- 10 2022届毕业生更换工作情况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更换工作的原因:主要为“发展前景有限”(29.76%)和“工资福利较差”(24.70%)。图3- 11 2022届毕业生更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七、社会保障情况2022届毕业生目前工作拥有的社会保障主要为“有五险一金”(59.18%),其次是“仅有五险”(18.44%)。图3- 12 2022届毕业生社会保障情况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伴随新冠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充分性问题更加凸显,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未来,为做到稳就业同时兼顾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以及浙江省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整合有效资源,畅通渠道,统筹供需,多措并举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下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近三年规模与毕业去向落实率变化趋势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作为工作重心。如下图所示,近三届毕业生规模逐年扩大,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均在98.00%以上,就业状况良好。图4- 1 2020-2022届毕业生规模及毕业去向落实率趋势变化数据来源:1.2020和2021届数据来自《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2022届数据来自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二、近三年就业地区变化趋势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浙江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才蓄积能力不断增强。学校近三届毕业生浙江省内就业比例均处于91.00%以上,这一地区流向与学校办学定位相契合,为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图4- 2 2020-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数据来源:1.2020和2021届数据来自《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2022届数据来自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三、近三年就业行业变化趋势近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覆盖了“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可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和“建筑业”领域为近三届毕业生主要的就业行业选择。图4- 3 2020-2022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数据来源:1.2020和2021届数据来自《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2022届数据来自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四、近三年就业单位变化趋势近三届毕业生主要流向“民营企业”,占比均在91.00%以上。这一结果也得益于我国近年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学校不断深化的校政企合作等。学校主动与重点企事业单位联络,构建合作新模式,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提供了就业机会。图4- 4 2020-2022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分布数据来源:1.2020和2021届数据来自《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2022届数据来自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学生对母校的教育教学评价对于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培养方案的完善及课程设置的改进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调查了解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及推荐度、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任课教师的评价及能力素质的评价。这些调查将为学校有关部门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具体内容如下所示。一、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一)对人才培养的评价1.母校满意度2022届毕业生的母校满意度为97.45%,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为48.58%。可见2022届毕业生对在母校所学知识及能力水平的满足工作需求的程度、校风学风等方面均比较认同。图5- 1 2022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各专业毕业生母校满意度:2022届毕业生母校满意度相对较高的专业为市政工程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设施农业与装备等,满意度均为100.00%。表5- 1 2022届各专业毕业生母校满意度分布专业满意度专业满意度市政工程技术100.00%会计97.20%数字媒体艺术设计100.00%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96.70%设施农业与装备100.00%水利工程96.51%水利水电工程管理100.00%互联网金融96.25%水利水电建筑工程100.00%建筑工程技术96.18%风景园林设计99.07%工程造价96.15%发电厂及电力系统98.70%移动商务95.92%机电一体化技术98.16%信息安全与管理95.56%数控技术98.15%建筑设计93.75%电气自动化技术97.80%环境艺术设计93.22%工程测量技术97.65%建设工程管理91.11%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2.母校推荐度2022届毕业生中,71.95%的毕业生愿意向他人推荐自己的母校,23.97%的毕业生表示可以考虑是否向他人推荐母校;仅有4.07%的毕业生不愿意向他人推荐母校。图5- 2 2022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注:推荐度=“非常愿意”+“愿意”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3.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从整体均值来看,2022届毕业生对学校课堂教学总体满意度为96.62%,各方面满意度均在96.41%及以上;其中,毕业生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纪律”评价最高,“课程目标”次之。体现了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为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5- 3 2022届毕业生对课堂教学各方面内容的评价注:1.评价维度包括“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的占比。2.课堂教学总评价=(课程目标+课程纪律+师生互动+反馈指导+教学效果)/5。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4.对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96.95%的毕业生对母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占比为47.45%。图5- 4 2022届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5.对实践教学的评价2022届毕业生对母校实践教学总体帮助度为95.24%,各方面帮助度均在94.35%及以上。可见学校实践教学各方面均得到了毕业生的广泛认可。图5- 5 2022届毕业生对实践教学各方面内容的评价注:1.毕业生认为母校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帮助情况,其评价维度包括“很大帮助”、“较大帮助”、“有些帮助”、“没什么帮助”、“完全没帮助”和“无法评价”。其中,帮助度=“很大帮助”+“较大帮助”+“有些帮助”。2.实践教学总评价=(实验教学评价+实习实训评价+社会实践评价+毕业论文(设计)评价)/4。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6.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96.91%的毕业生对母校实践教学效果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为48.67%。图5- 6 2022届毕业生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7.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师资队伍既是教学的主体力量,又是办学的主要条件,也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最关键的因素。97.84%的毕业生对母校教师教学水平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为50.84%。图5- 7 2022届毕业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8.对母校师德师风的评价98.08%的毕业生对母校师德师风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为52.80%。 图5- 8 2022届毕业生对母校师德师风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10.对校风学风的评价97.21%的毕业生对母校学风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为50.11%。图5- 9 2022届毕业生对母校学风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11.对专业素质的评价2022届毕业生认为大学所获得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工作/学习的重要度分别为96.07%、96.12%,“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工作/学习需要的满足度分别为93.57%、93.22%。图5- 10 2022届毕业生对专业素质评价结果注:1.重要度为选择“很重要”、“比较重要”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无法评价人数”的比例。2.满足度为选择“完全满足”、“大部分满足”和“基本满足”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无法评价人数”的比例。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12.对基础能力素质的评价学校2022届毕业生认为重要性排名前十位的基础能力素质依次为:善于观察、记忆能力、逻辑思维、阅读理解、团队意识、创新思维、表达能力、善于倾听、数学运算和主动学习。图5- 11 2022届毕业生认为较重要的基础能力素质前十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二)人才培养改进措施学校深化教学内涵、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较高。调查结果显示:2022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7.45%,71.95%的毕业生愿意向他人推荐自己的母校;毕业生对母校课堂教学总体满意度为96.62%;对实践教学总体帮助度为95.24%;毕业生对母校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为97.84%;对母校师德师风的满意度为98.08%;对母校学风满意度为97.21%。因此,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办学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就业导向开展人才培养,明确和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践资源等专业内涵建设。在课程设置方面,随着就业形势及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应地调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适时地增减课程内容,让学生学到科学、有用的知识。在教育教学方面,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此外,学校将继续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整合校内资源;同时深入探索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更加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二、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影响(一)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评价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求职服务的满意度:96.27%的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求职服务的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为48.28%。图5- 12 2022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求职服务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学校2022届毕业生对学校各项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均在95.87%及以上;其中对“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96.81%)、“就业手续办理(户口档案迁移等)”(96.46%)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图5- 13 2022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毕业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服务的满意度:96.66%的毕业生对母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及指导服务方面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为48.92%。图5- 14 2022届毕业生对学校创业教育/指导服务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发展机会和锻炼平台的评价:96.51%的毕业生对母校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等学生能力锻炼平台建设感到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比为49.07%。图5- 15 2022届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发展机会和锻炼平台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法评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毕业生认为受益最大的就业指导工作:2022届毕业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受益最大的主要为“就业指导课程”,占比为47.64%。其次为“就业指导讲座”,占比为23.72%图5- 16 毕业生认为受益最大的就业指导工作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希望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2022届毕业生希望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为“开设就业指导课”,占比为51.57%。其次为“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占比为41.94%。图5- 17 希望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学生管理工作需改进:2022届毕业生认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需改进的方面主要为“就业指导/服务”,占比为43.47%。其次为“创业指导/服务”,占比为34.43%。图5- 18 毕业生认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需改进的方面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生活服务需改进:2022届毕业生认为学校生活服务需改进的方面主要为“学校食堂服务和饭菜质量”,占比为44.84%。其次为“学校住宿条件及管理”,占比为37.03%。图5- 19 毕业生认为学校生活服务需改进的方面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二)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改进措施学校注重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的提升,每年根据毕业生问卷调查的反馈,聚焦问题实施改善。根据调查显示,2022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求职服务的满意度为96.27%,对母校各项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均在95.87%及以上,对母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及指导服务方面的满意度为96.66%,对母校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等学生能力锻炼平台建设的满意度为96.51%。学校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多管齐下,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一方面,继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保障网上信息交流为主的无形就业市场的建设,促进信息服务水平,为毕业生提供更完善的就业服务。另一方面,丰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素养为目的的活动模式;如开展生涯规划比赛、素质拓展训练、实践观摩比赛及专题互动式论坛、模拟创业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身的生涯意识、提高自己的就业、创业能力。此外,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努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学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一、对毕业生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8.79%,其中评价为“很满意”的占比相对较高,为71.08%。图6- 1 用人单位对2022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注:满意度评价维度包括“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和“无法评价”,满意度=“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素质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各项能力素质满意度如下所示。表6- 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素质的满意度评价分布能力分布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满意度合作与沟通能力67.47%22.89%8.43%1.20%0.00%98.79%人际沟通能力68.67%22.89%7.23%1.20%0.00%98.79%心理素质及抗压能力69.88%20.48%8.43%1.20%0.00%98.79%创新能力61.45%26.51%9.64%2.41%0.00%97.60%职业能力66.27%21.69%9.64%1.20%1.20%97.60%专业水平及理论素养65.06%20.48%12.05%2.41%0.00%97.59%管理能力54.22%32.53%10.84%2.41%0.00%97.59%综合素质67.47%24.10%6.02%2.41%0.00%97.59%政治素养71.08%21.69%4.82%2.41%0.00%97.59%实践动手能力68.67%22.89%6.02%2.41%0.00%97.58%注:满意度评价维度包括“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和“无法评价”,满意度=“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用人单位招聘意愿:98.80%的用人单位表示今后还愿意继续招聘我校毕业生,其中,“很愿意”占比为50.60%。图6- 2 用人单位继续招聘我校毕业生的意愿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用人单位认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单位人才需求的吻合度为100.00%;其中“很吻合”的占比为45.78%,“吻合”的占比为34.94%。图6- 3 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注:吻合度评价维度包括“很吻合”、“吻合”、“基本吻合”、“不吻合”、“很不吻合”和“无法评价”,吻合度=“很吻合”+“吻合”+“基本吻合”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应在“实践动手能力培养”(48.19%)、“创新能力培养”(45.78%)和“综合素质培养”(45.78%)这三个方面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图6- 4 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注:此题为多选题,故各选项占比之和不等于100.00%。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三、对学校招聘服务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学校招聘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其中68.67%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招聘服务表示“很满意”,25.30%的用人单位对学院招聘服务表示“满意”。可见,用人单位对本校招聘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图6- 5 用人单位对学校招聘服务的满意度注:满意度评价维度包括“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和“无法评价”,满意度=“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的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应在“加强校企沟通”(21.69%)、“增加招聘场次”(14.46%)和“拓宽服务项目”(8.43%)这三个方面来加强招聘服务工作。图6- 6 用人单位对学校招聘服务工作的建议注:此题为多选题,故各选项占比之和不等于100.00%。数据来源:第三方调研-2022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