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昆明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23年08月30日
  • 50 金币

目 录报告说明 VII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 1(二)学院结构 1(三)性别结构 3(四)生源结构 3(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5(二)各学院的就业率 6(三)各专业的就业率 8(四)未就业分析 10(一)就业地区分布 11(二)就业行业分布 15(三)就业职业分布 17(四)就业单位分布 17第二篇:就业创业工作举措 23(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步提高 23(二)扎根基层就业取得明显成效 23(三)就业创业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4(四)招生就业联动取得重大突破 24(五)学校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24(一)“一把手”工程更加落实 25(二)师资队伍建设更加有力 25(三)就业信息管理更加有序 26(四)就业创业培训更加有效 26(五)应征入伍工作更加深入 26(六)困难毕业生帮扶更加精准 27(七)就业指导服务更加规范 27(一)特色一 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29(二)特色二 “三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9(三)特色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服务云南省重点产业 30第三篇: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32(一)薪酬水平 32(二)专业相关度 35(三)就业满意度 38(四)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 39(一)薪酬水平 40(二)专业相关度 41(三)就业满意度 43(四)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 44第四篇: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47第五篇: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53(一)母校综合评价 53(二)母校教育教学评价 54(三)毕业生能力评价 57(四)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58(一)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评价 60(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改进措施 63昆明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昆明大学合并的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而成,是目前云南省学科门类最齐全的本科院校。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18个特色专科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现有21个院(系):经济学院、社会管理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旅游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学系、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化学科学与技术系、生命科学与技术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按照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要求,以“思想品德优,理论基础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基本规格,着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内培”、“外引”,着力加强队伍建设。现有在职教职工16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68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84人;教授及其它正高职称人员121人,其中,二级教授4人,副高424人。有省级教学团队5支,省级名师工作室8个,省级教学名师12人,以及一批国家级、省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以高级别项目和应用研究为重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推进,着力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己任,立足昆明、研究昆明、服务昆明,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的新空间。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先后成立了“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滇池泛亚合作战略研究院”、“昆明市物联网及泛在工程技术中心”4个高层次研究平台和一批院(系)所结合的研究机构,并在相关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战略主题,按照“超常规、跨越式、追赶型”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和发展,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积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建设全国同类高校领先、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报告说明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编制和正式发布《昆明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1.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31日。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2.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新锦成)调研数据。调研面向全校2017届毕业生,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2.52%;使用数据涉及就业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部分。用人单位调研数据,面向本校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使用数据涉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及能力评价、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评价等部分。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昆明学院2017届毕业生共478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84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0.50%;专科毕业生93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9.50%。图1- 1 2017届毕业生总体规模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二)学院结构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8个学院,其中经济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人数最多,占比分别为14.76%、9.56%、9.12%。表1- 1 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学院分布序号学院人数比例1经济学院56814.76%2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3689.56%3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3519.12%4旅游学院3168.21%5人文学院2646.86%6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2366.13%7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2275.90%8社会管理学院1975.12%9外国语学院1694.39%10数学系1654.29%11信息技术学院1554.03%12医学院1363.53%13化学科学与技术系1353.51%14生命科学与技术系1293.35%15物理科学与技术系1243.22%16体育学院1102.86%17农学院1022.65%18音乐学院962.49%注:因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各分项占比之和可能存在±0.01%的误差。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学校2017届专科毕业生分布在8个学院,其中医学院、农学院的专科毕业生人数最多,占比分别为40.56%、25.54%。表1- 2 2017届专科毕业生的学院分布序号学院人数比例1医学院37840.56%2农学院23825.54%3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909.66%4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555.90%5人文学院505.36%6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475.04%7经济学院424.51%8旅游学院323.43%注:因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各分项占比之和可能存在±0.01%的误差。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三)性别结构学校2017届毕业生中,男生1756人,女生3024人,女生人数较多,男女性别比为0.58:1;从各学历层来看,女生人数均多于男生。图1- 2 2017届本科毕业生性别分布 图1- 3 2017届专科毕业生性别分布表1- 3 2017届毕业生的性别分布学历男女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本科毕业生156740.72%228159.28%专科毕业生18920.28%74379.72%总体175636.74%302463.26%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四)生源结构学校2017届毕业生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以云南省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88.62%;省外生源主要来自四川(0.96%)、河北(0.75%)、河南(0.75%)等省份(市/自治区)。表1- 4 2017届毕业生生源地结构生源地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总体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云南省330585.89%93199.89%423688.62%四川省451.17%10.11%460.96%河北省360.94%00.00%360.75%河南省360.94%00.00%360.75%广西壮族自治区330.86%00.00%330.69%江苏省330.86%00.00%330.69%重庆市320.83%00.00%320.67%贵州省310.81%00.00%310.65%天津市310.81%00.00%310.65%江西省270.70%00.00%270.56%福建省260.68%00.00%260.54%山西省260.68%00.00%260.54%安徽省250.65%00.00%250.52%陕西省250.65%00.00%250.52%湖南省240.62%00.00%240.50%内蒙古自治区230.60%00.00%230.48%山东省220.57%00.00%220.46%海南省190.49%00.00%190.40%湖北省100.26%00.00%100.21%甘肃省80.21%00.00%80.17%黑龙江省80.21%00.00%80.17%青海省60.16%00.00%60.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0.16%00.00%60.13%吉林省50.13%00.00%50.10%辽宁省30.08%00.00%30.06%浙江省20.05%00.00%20.04%广东省10.03%00.00%10.02%总计3848100.00%932100.00%4780100.00%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学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31%,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44%,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75%。图1- 4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布注:已就业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基层项目、升学、出国(境)、应征义务兵、科研助理、自主创业及自由职业;就业率=(已就业人数/毕业生人数)*100.00%。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从其去向构成来看,学校2017届毕业生以“其他录用形式就业”为主(54.29%),“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6.90%)和“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1.03%)次之。分学历层次来看,“其他录用形式就业”(51.53%)、“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0.74%)和“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3.36%)为本科毕业生主要去向;“其他录用形式就业”(65.67%)和“升学”(26.18%)为专科毕业生主要去向。表1- 5 2017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毕业去向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总体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98351.53%61265.67%259554.29%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79820.74%101.07%80816.90%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51413.36%131.39%52711.03%升学1533.98%24426.18%3978.31%自由职业902.34%141.50%1042.18%国家基层项目952.47%70.75%1022.13%地方基层项目792.05%30.32%821.72%自主创业411.07%60.64%470.98%应征义务兵220.57%20.21%240.50%出国(境)110.29%00.00%110.23%科研助理20.05%00.00%20.04%未就业601.56%212.25%811.69%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二)各学院的就业率本科毕业生: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8个学院,其中医学院(100.00%)、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99.56%)、社会管理学院(99.49%)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前三。图1- 5 2017届各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布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专科毕业生:学校2017届专科毕业生分布在8个学院,其中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等6个学院的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00%,实现了完全就业。图1- 6 2017届各学院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布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三)各专业的就业率本科毕业生: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41个专业,所有专业的就业率均处于92.00%以上;其中工商管理、广播电视学、护理学等15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00%,实现了完全就业。表1- 6 2017届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分布专业毕业生人数已就业人数就业率工商管理9898100.00%广播电视学4343100.00%护理学136136100.00%化学工程与工艺4040100.00%环境工程11100.00%环境设计4747100.00%交通运输5252100.00%教育技术学5454100.00%教育学4949100.00%酒店管理8686100.00%人力资源管理105105100.00%生物技术8282100.00%特殊教育4242100.00%物联网工程4545100.00%舞蹈学(体育学院)1111100.00%学前教育13613599.26%烹饪与营养教育12612599.21%思想政治教育929198.91%视觉传达设计908998.89%汉语言文学17016898.82%建筑学807998.7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4914798.66%音乐学747398.65%财务管理35535098.5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010898.18%数学与应用数学16516298.18%旅游管理10410298.08%历史学515098.04%土木工程20119798.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014798.00%化学959397.89%水利水电工程868497.67%英语16916597.63%国际经济与贸易11511297.39%物理学706897.14%园艺1029896.08%体育教育999595.96%生物科学474595.74%产品设计454395.56%舞蹈学(音乐学院)222195.45%美术学545092.59%总计3848378898.44%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专科毕业生:学校2017届专科毕业生涉及16个专业,其中广告设计与制作、通信技术、文秘等7个专业的就业率均为100.00%。表1- 7 2017届专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分布专业毕业生人数已就业人数就业率广告设计与制作5555100.00%通信技术4747100.00%文秘5050100.00%学前教育9090100.00%助产5252100.00%导游(经济学院)4242100.00%导游(旅游学院)3232100.00%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777698.70%护理18618398.39%植物保护616098.36%茶艺514996.08%畜牧兽医494795.92%康复治疗技术454293.33%医学检验技术474391.49%药学484389.58%总计93291197.75%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四)未就业分析2017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共8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60人,专科毕业生21人),对未就业毕业生进一步调研显示:本科毕业生目前主要在 “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61.54%)、 “正在选择就业单位中”(12.98%)和“准备升学考试”(12.50%);专科毕业生主要在“正在选择就业单位中”(30.61%)、“准备升学考试”(20.41%)和“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16.33%)。图1- 7 未就业毕业生去向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三、就业流向1(一)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区域分布:云南省内为学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占比为87.20%;其中,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为85.19%,专科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为97.98%。此外,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广东省和北京市,占比分别为1.82%和0.92%。图1- 8 2017届毕业生省内、省外就业占比表1- 8 2017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区域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总体省内(云南省)就业85.19%97.98%87.20%省外就业14.81%2.02%12.80%广东省1.99%0.93%1.82%北京市1.09%0.00%0.92%四川省0.95%0.31%0.85%贵州省1.01%0.00%0.85%江苏省1.01%0.00%0.85%福建省0.86%0.00%0.7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0.78%0.00%0.66%浙江省0.55%0.31%0.51%广西壮族自治区0.58%0.16%0.51%上海市0.55%0.00%0.46%天津市0.55%0.00%0.46%西藏自治区0.55%0.00%0.46%海南省0.52%0.00%0.44%山东省0.49%0.00%0.41%安徽省0.40%0.16%0.36%湖南省0.43%0.00%0.36%重庆市0.40%0.00%0.34%河北省0.37%0.00%0.32%河南省0.35%0.00%0.29%江西省0.35%0.00%0.29%内蒙古自治区0.23%0.00%0.19%山西省0.23%0.00%0.19%陕西省0.23%0.00%0.19%青海省0.12%0.00%0.10%黑龙江省0.09%0.00%0.07%甘肃省0.03%0.16%0.05%吉林省0.06%0.00%0.05%湖北省0.03%0.0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0.03%0.00%0.02%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省内就业城市:云南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昆明市(68.24%)和曲靖市(5.10%);其中,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均主要流向昆明市,占比分别为67.26%和72.78%。表1- 9 2017届毕业生省内就业城市分布就业市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总体昆明市67.26%72.78%68.24%曲靖市5.34%3.96%5.10%保山市3.31%3.01%3.26%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3.65%0.95%3.18%大理白族自治州2.94%4.11%3.15%昭通市3.31%1.27%2.95%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64%2.22%2.56%楚雄彝族自治州1.69%3.96%2.09%临沧市2.20%1.58%2.09%玉溪市1.86%1.90%1.87%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52%0.79%1.39%丽江市1.39%0.79%1.28%普洱市1.25%0.95%1.20%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0.57%1.27%0.70%怒江傈僳族自治州0.64%0.47%0.61%迪庆藏族自治州0.41%0.00%0.33%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生源地与就业地域交叉分析:省内生源中,92.81%选择留在本省(云南省)工作;40.63%的省外生源也优先考虑在云南省就业,44.24%的省外生源回生源地就业。图1- 9 省内、省外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二)就业行业分布学校2017届毕业生行业布局与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相契合;主要流向了“教育”(19.62%)、“建筑业”(10.20%)、“卫生和社会工作”(10.15%)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23%)。从不同学历层次来看,“教育”领域为本科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21.97%;“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为专科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39.37%;此外,“建筑业”(11.93%)为本科毕业生第二大行业流向,“农、林、牧、渔业”(12.28%)为专科毕业生第二大行业流向。图1- 10 2017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个行业分布表1- 10 2017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量占比排名前十的行业分布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教育21.97%卫生和社会工作39.37%建筑业11.93%农、林、牧、渔业12.2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8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8.03%批发和零售业6.89%教育7.40%住宿和餐饮业6.77%批发和零售业7.4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6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93%卫生和社会工作4.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25%制造业4.52%住宿和餐饮业3.3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4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3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67%金融业1.73%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三)就业职业分布2017届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其他人员”(18.8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8.12%)和“教学人员”(17.53%)。分学历来看,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职业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20.30%),“教学人员”(19.61%)次之。专科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8.27%)。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表1- 11 2017届毕业生就业量占比排名前十的职业分布职业名称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总体其他人员18.24%21.73%18.8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20.30%6.77%18.12%教学人员19.61%6.77%17.53%工程技术人员12.93%0.47%10.9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01%38.27%9.54%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0.14%4.57%9.24%经济业务人员7.19%2.99%6.51%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88%4.57%3.99%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1.06%11.02%2.67%公务员0.94%0.00%0.79%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四)就业单位分布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单位流向以其他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为主,占比为57.94%;国有企业(9.41%)和中初教育单位(8.59%)次之。专科毕业生单位流向较为集中,以其他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50.71%)和医疗卫生单位(25.35%)为主。表1- 12 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单位性质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总体其他企业57.94%50.71%56.77%其他6.98%16.06%8.45%国有企业9.41%1.26%8.09%医疗卫生单位3.98%25.35%7.43%中初教育单位8.59%0.63%7.30%三资企业5.19%3.62%4.94%其他事业单位4.40%2.20%4.05%机关2.94%0.00%2.47%高等教育单位0.36%0.00%0.31%城镇社区0.15%0.00%0.13%科研设计单位0.06%0.00%0.05%农村建制村0.00%0.16%0.03%注:其他企业指除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数据来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四、国内升学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153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3.98%;专科毕业生中,共有244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26.18%。进一步统计分析毕业生升学原因、专业一致性及升学录取结果满意度,具体内容如下所示。升学原因:首要原因是为了“增加择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起点”占比分别为本科毕业生40.87%,专科毕业生53.47%;其次是“提升综合能力”,占比分别为本科毕业生23.48%,专科毕业生28.71%。而因“延缓面对就业的困难”选择升学的毕业生占比相对较低,可见谋求个人事业发展的更大空间为毕业生的升学动力。图1- 11 2017届毕业生升学原因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升学专业一致性及录取结果满意度:2017届毕业生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或相关的比例较高,其中本科毕业生占比为92.17%,专科毕业生占比为94.06%。可见大部分毕业生仍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选择国内升学深造的毕业生对其录取结果满意度均较高,其中本科毕业生升学录取结果满意度为97.39%;专科毕业生升学录取结果满意度为99.01%。图1- 12 2017届毕业生升学专业一致性(左图)及录取结果的满意度(右图)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五、自主创业学校2017届毕业生中,共有47人选择自主创业(0.98%);其中本科毕业生41人,专科毕业生6人。进一步调查分析毕业生创业行业、创业领域与专业一致性、创业原因及促进创业的在校活动,具体内容如下所示。创业行业及专业相关性:2017届毕业生创业行业呈多元化分布,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教育”;创业领域与其所学专业一致或相关的比例为46.67%。图1- 13 2017届毕业生创业行业(左图)及其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右图)分布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创业原因: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原因为“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理想”(73.33%),其次为“对创业充满兴趣、激情”(56.67%)和“有好的创业项目”(30.00%)。图1- 14 2017届毕业生创业原因注:该题为多选题,故各选项的百分比之和不等于100.00%。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促进创业的在校活动:毕业生认为对创业帮助最大的在校活动为“顶岗实习/假期实习/课外兼职” (56.67%)和“社会实践活动”(56.67%)。图1- 15 2017届毕业生对促进创业的活动的评价注:该题为多选题,故各选项的百分比之和不等于100.00%。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第二篇:就业创业工作举措2017年,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全面贯彻上级有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创新思路、补齐短板,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大力推进创业教育,深入实施产教融合,积极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圆满完成了就业创业工作目标任务。一、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成效(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步提高2017年我校毕业生共计4780人,其中,本科生3848人,专科生932人,比2016年净增41人,增幅为0.87%,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2.01%,比去年提高了3.91个百分点;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就业99人,基层项目就业174人,自主创业47人,升学397人,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明显提高。截止2017年12月18日,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89%,比去年同期提高0.78个百分点(去年同期97.11%)。(二)扎根基层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弘扬就业创业主旋律,组织广大毕业生到企业、社区实习实训,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深入基层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民情怀,铸就奉献祖国、扎根基层的志向。学校党委书记亲自召开赴西藏、新疆就业毕业生座谈会,同时在毕业典礼上隆重表彰赴西藏、新疆就业毕业生,不断给予赴基层就业毕业生人文关怀和就业创业正能量。到西藏、新疆就业的毕业生纷纷表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青春回馈父母、学校和社会。据基层用人单位反映,我校赴基层就业毕业生素质好、稳定性高。2017年基层项目就业174人,其中到西藏就业毕业生17人,新疆就业10人。(三)就业创业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就业创业理论研究一直是我校就业创业工作的一个短板。今年以来,学校把提升就业创业理论研究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专门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探讨就业创业新问题、新方法;设立专门经费鼓励全校各院系认真探索研究就业创业工作新思路、新模式。2017年全校完成就业创业论文21篇,其中,公开发表论文5篇。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了就业创业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四)招生就业联动取得重大突破在完成昆明市两区两县精准扶贫项目(2016--2018)定向招收免费师范生100名计划的基础上,2017年又与昆明市人民政府继续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定向招收免费师范生协议,每年招收学前教育专业考生200名,同时增加并完成了省级公费师范生(小教全科教师)106个招生计划。目前,在校免费师范生近1000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取得重大突破,有力促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五)学校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得到了省内外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2017年,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高校之窗、浙江在线、大众网山东教育、云南网、云南日报、昆明教育电视台等14家电视、网络和纸质媒体从不同视角报道了我校就业创业工作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二、砥砺前行,主动作为,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一)“一把手”工程更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学校党政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多次召开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与各院系签订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学校领导变动后,学校及时调整了毕业生就业创业领导小组。分管校领导主持召开就业创业工作会、就业创业促进会、就业创业推进会、就业创业考评会,部署、落实、推进、检查就业创业各项工作。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全面落实“机构、场所、人员、经费”四到位,学校设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类就业创业场地共8个,达2100平米,各院系均配备就业创业工作专职人员,校院系两级就业创业工作人员达45人,毕业生数与校级专职就业创业人员之比达478:1,2017年就业工作经费为120万元,超过学费收入的1%。(二)师资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是关键。为全面推进就业创业指导“四化”建设,学校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与南京大学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被省教育厅命名为“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中心”,举办一期云南省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共培训120名教师,其中我校院系领导和辅导员40余人参加了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后又选派5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班。学校建立就业创业教师选拔、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乐于奉献、素质全面的就业创业师资队伍。11位教师报名参加云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师资教学技能比赛,通过选拔,最后推荐2名教师参加全省比赛。(三)就业信息管理更加有序就业信息管理结合学校发展、学生需求有序推进。经过几年努力,建立了昆明学院就业创业云服务平台并嵌入全国大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通过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就业质量追踪调查,完成学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按时公布,建立了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和市场信息反馈机制。专门召开就业质量报告解读会,向各院系领导反馈各院系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就业率统计严格执行“四不准”,不断完善就业信息与学籍信息沟通衔接,按时收集上报各阶段性动态就业情况,落实就业信息管理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确保就业信息客观、真实、准确;今年学校建立了毕业生电子诚信档案,签订毕业生就业诚信承诺书,强化毕业生诚信立人、诚信做事、诚信就业准则,促进就业公平与安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四)就业创业培训更加有效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是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的重要举措。学校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校内校外资源,免费为学生开展提升就业创业技能等多项内容的培训。组织校内教师、校外专家为报考公务员(村官)和特岗教师的毕业生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考前集中培训;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参加就业创业各类比赛的选手进行指导。与昆明市劳动就业局合作,争取政府补贴120万元为我校1100名毕业生开展了职业能力提升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受益面达到22.4%。2017年,参加公务员(村官)公考培训学生432人,特岗教师考前培训526人。最终,党政机关就业99人,事业单位就业756人,有450人获得《SYB创业培训合格证书》、4591人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五)应征入伍工作更加深入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把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懂得依法服兵役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历史担当和应尽义务。二是着力营造氛围。在校内食堂、宿舍等场所设置征兵宣传展板、横幅标语、征兵咨询点,大力宣传《国防法》、《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发有志学子踊跃参军的热情。三是开展主题讲座。武装部组织8位退役学生军人深入到院系开展了20场宣讲,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感染在校学子。2107年,我校共有262名同学参加体检,134位同学(男兵130人,女兵4人)经上级征兵部门批准,光荣参军入伍。其中士官10人,义务兵124人。(六)困难毕业生帮扶更加精准困难毕业生的帮扶重点是就业思想、就业技能和就业政策帮扶,难点是既要扶困更要扶智。一是建立“一生一档案”。详细记录每名困难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求职意向、存在的困难等信息,完善“档案”内容,提升“档案”精准度。二是实施“一生一办法”。制定“一生一办法”精准帮扶方案,采取“一对一”面谈、交心等方式,帮助其提高认识,提振战胜困难的信心。三是促进“一生一落实”。针对每一位困难毕业生实现线上线下精准帮扶。发挥“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匹配就业困难毕业生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实现线上精准帮扶。通过举办各类招聘会等形式,及时推荐困难毕业生就业,实施线下精准帮扶。2017年,帮扶196名困难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帮助1499名毕业生获得10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七)就业指导服务更加规范通过2017届毕业生电子问卷调查,有81.5%的毕业生需要 “面试技巧”的指导,有49.3%的需要学习“求职简历的书写”,有48.6%的需要“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的宣传和解释;有59.6%的毕业生求职倾向于校园大型招聘会,36.3%倾向于中小型招聘会。根据学生需求,学校组织开展就业指导精品讲座和创业系列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胡刚老师为毕业生作《不一样的沟通、不一样的人生》专题讲座,提高毕业生的沟通水平和面试求职能力;邀请省内心理学专家赵建新老师作《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专题讲座,疏通学生心理障碍,提振就业信心;在全校开展《就业创业政策与形势宣讲》、《礼仪求职与面试技巧》等四个主题的就业精品讲座;组织开展全校性大学生创业系列讲座,各院系在大学生众创空间每学期组织一场“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丰富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逐步形成分时段、分层次、分类别的就业创业指导格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毕业生组织举办不同层级的招聘会。全年全校组织举办各类招聘会132场,提供就业岗位16267个,平均为每一位毕业生推送3.4个就业岗位,组织就业创业指导各类讲座、宣讲会105场。发放《云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100问》5100份,发放5600套《毕业生登记表》、《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工作。认真及时审核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就业信息,简化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职能部门、各院系假期安排专人值班,公开学校、院系两级值班人员的手机号码,实行全校联动的就业服务机制,最大化方便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三、抓住机遇,奋发有为,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上新水平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按照“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总体思路,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有利于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资源的机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五个一活动”:学好一门创新创业基础课、聆听一次创新创业专题报告、撰写一份创新创业计划书、参加一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完成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发展、竞赛、科技成果转化、实训实践、创业项目孵化“六大平台”,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风险抵御能力的“五项能力”。(一)特色一 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为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步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院长,全建制的创新创业学院,高位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使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驶入规范、高效、有序的快车道。创新创业学院构建“导师+学生”创新联合体,健全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等政策,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并汇聚创新创业新动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着力培养“有创意、会创新、能创业”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二)特色二 “三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是创新创业与特色专业相融合。以都市农业和绿色农业为支撑,结合农学学科特色,建立学校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平台。2016年6月经省科技厅认定批准为云科都市农业众创空间,同时被科技部授予“云科昆明学院星创天地”。学校鼓励、引导本科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助推科研成果转化。近几年,共有400多项大学生科研项目获得资助,45名本科学生署名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核心期刊1篇,普通期刊7篇;学生主持各级别创新创业项目40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昆明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7项,在云南省大中专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中获奖4次。二是创新创业与特色产业相融合。非遗文化产业是云南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以非遗文化产业为依托,建立学校文创众创空间。2015年4月,昆明学院与云南紫云青鸟文化创意产业园合作,共建了“昆明学院紫云青鸟艺术众创空间”,占地面积1636平方米。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已有22支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园区。三是创新创业与行业企业相融合。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内容,积极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在财务管理、轨道交通、酒店管理、信息工程等专业创办了“云内动力班”“卓越工程师班”“洲际英才班”“中关村实验班”。2016年10月,学校与云南浩宏集团签订《昆明学院浩宏e+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打造以跨境电商、一县一品、都市农业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平台,目前,我校经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35支创业团队进入该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三)特色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服务云南省重点产业学校依托药学、康复治疗技术、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建设“护理—康复治疗—养老保健专业群”,主动服务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依托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舞蹈学、建筑学等专业,建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饪营养—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群”,主动服务旅游文化创业;依托园林、园艺、商品花卉、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建设“园林园艺专业群”、“都市农业重点专业群”,主动服务特色现代产业农业;依托食品与药品检验、烹饪与营养教育、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商品花卉等专业,建设“绿色食品生产专业群”,主动服务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应用统计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建设“自动控制与信息化产业专业群”,主动服务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通过学科专业群建设,一方面主动融入云南省经济发展战略,为我省八大重点产业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为毕业生拓展就业创业渠道,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2017年,全校共有学生创业团队60个,毕业生创业人数47人。学校加大对创新创业团队的资助力度,2017年创新创业预算资金50万元,其中30万元资助了28支创业团队。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大赛经贸会展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第三届互联网+大赛云南赛区等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7个,省级一等奖21个、二等奖67个、三等奖96个。2017年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学校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滞后于创业工作需求,就业创业工作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018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新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学生满意的就业创业工作,推进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水平!第三篇:就业质量相关分析从“学生”和“用人单位”视角综合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可以较全面的了解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现状及其竞争优劣势。其中,毕业生对自身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包括薪酬情况、目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情况、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和目前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指标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和毕业生的优势能力。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所示。一、本科毕业生(一)薪酬水平薪酬区间: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3564.50元;月薪区间主要集中在2001-3500元(50.14%),其次为3501-5000元(30.03%)。图3- 1 2017届本科毕业生薪酬区间分布注:薪酬包括能折算为现金的工资、福利等。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主要就业地区及单位月均收入:在北京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当前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为5500.00元;而在四川省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当前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3105.88元。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的本科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3965.51元;而在“其他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相对较低,为3203.83元。图3- 2 2017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左图)及单位(右图)月均收入水平(单位:元)注:1.主要就业地区指样本人数≥14人的就业地区;主要就业单位是指样本人数≥70人的就业单位;2.其他企业指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主要就业行业领域月薪: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4206.31元/月;而在“卫生和社会工作”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2725.47元/月。图3- 3 2017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月均收入水平(单位:元)注:主要就业行业指样本人数≥20人的就业行业。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二)专业相关度总体专业相关度:80.99%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专业相关度相对较高;可见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图3- 4 2017届本科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分布注:专业相关度为选择“很相关”、“比较相关”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各专业的专业相关度:音乐学、护理学、学前教育等6个专业的专业相关度相对较高,均处于90.00%以上;而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艺专业的专业相关度相对较低,处于65.00%以下。表3- 1 2017届各专业本科毕业生专业相关度情况分布专业很相关比较相关一般比较不相关很不相关相关度音乐学62.50%16.67%16.67%0.00%4.17%95.83%护理学78.26%8.70%8.70%0.00%4.35%95.65%学前教育71.43%12.86%8.57%5.71%1.43%92.8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0.43%30.43%30.43%4.35%4.35%91.30%土木工程36.84%26.32%27.37%6.32%3.16%90.53%建筑学42.86%19.05%28.57%7.14%2.38%90.48%美术学31.25%18.75%37.50%0.00%12.50%87.50%物联网工程6.25%31.25%50.00%6.25%6.25%87.50%汉语言文学50.00%13.89%22.22%5.56%8.33%86.11%财务管理29.63%29.63%25.93%6.17%8.64%85.19%英语50.52%19.59%12.37%7.22%10.31%82.47%生物科学28.13%31.25%21.88%3.13%15.63%81.25%数学与应用数学39.64%23.42%17.12%10.81%9.01%80.18%水利水电工程13.04%17.39%47.83%8.70%13.04%78.26%思想政治教育34.21%23.68%18.42%10.53%13.16%76.32%工商管理10.00%35.00%30.00%10.00%15.00%75.00%化学15.79%36.84%21.05%10.53%15.79%73.68%生物技术23.81%23.81%23.81%11.90%16.67%71.43%人力资源管理33.33%22.22%11.11%18.52%14.81%66.67%酒店管理17.39%26.09%21.74%21.74%13.04%65.22%国际经济与贸易0.00%15.79%47.37%21.05%15.79%63.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57%21.43%35.71%25.00%14.29%60.71%园艺12.00%24.00%24.00%4.00%36.00%60.00%注: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等专业样本量较小,不纳入到报告的分析范围。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从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主要为“想找相关工作,但是机会太少”(28.50%),其次为“想找相关工作,但是不符合要求”(23.19%)和“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个人兴趣”(21.74%)。图3- 5 2017届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三)就业满意度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总的满意度为94.24%,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对工作内容的满意度最高,为92.92%。从均值来看,均处于3.11分及以上(5分制),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水平之间。可见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岗位和工作内容等方面均比较认同。图3- 6 2017届本科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其中,满意度为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另外针对毕业生的反馈分别赋予1-5分(“很满意”=5分,“很不满意”=1分),计算其均值。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四)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2017届本科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86.84%,其中“很符合”所占比为10.97%,“比较符合”所占比例为38.03%;可见目前已落实的工作整体比较符合自身的就业期望。图3- 7 2017届本科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情况注:职业期待吻合度为选择“很符合”、“比较符合”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二、专科毕业生(一)薪酬水平薪酬区间:学校2017届专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2732.78元,月薪区间主要集中于2001-3000元(40.91%)。图3- 8 2017届专科毕业生月均收入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主要就业单位月均收入:在“国有企业”就业的专科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月均收入为3297.50元;而在“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专科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2246.91元。图3- 9 2017届专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月均收入水平(单位:元)注:主要就业单位是指样本人数≥15人的就业单位。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二)专业相关度总体专业相关度:专科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为74.81%,其中“很相关”占比38.72%,“比较相关”占比19.92%。图3- 10 2017届专科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分布注:专业相关度为选择“很相关”、“比较相关”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各专业的专业相关度:导游、护理专业的专科毕业生目前工作的专业相关度相对较高,均在92.00%以上;而植物保护(54.84%)、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53.85%)专业目前工作的专业相关度相对较低。表3- 2 2017届各专业专科毕业生专业相关度情况分布专业很相关比较相关一般比较不相关很不相关相关度导游23.53%23.53%47.06%0.00%5.88%94.12%护理65.45%20.00%7.27%7.27%0.00%92.73%学前教育66.67%16.67%5.56%5.56%5.56%88.89%畜牧兽医34.48%20.69%17.24%0.00%27.59%72.41%茶艺37.50%12.50%16.67%20.83%12.50%66.67%植物保护22.58%16.13%16.13%12.90%32.26%54.84%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15.38%26.92%11.54%19.23%26.92%53.85%注: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样本量较少,不纳入报告的分析范围。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从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主要为“想找相关工作,但是机会太少”(31.34%),其次是“想找相关工作,因为不符合要求”(25.37%)。图3- 11 2017届专科毕业生从事不相关工作的原因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三)就业满意度学校2017届专科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总的满意度为94.74%,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对工作内容的满意度最高,为94.70%。从均值来看,均处于3.05分及以上(5分制),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水平之间。图3- 12 2017届专科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注:评价维度包括“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其中,满意度为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另外针对毕业生的反馈分别赋予1-5分(“很满意”=5分,“很不满意”=1分),计算其均值。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四)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2017届专科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87.97%,其中“很符合”所占比为12.03%,“比较符合”所占比例为28.57%。图3- 13 2017届专科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情况注:职业期待吻合度为选择“很符合”、“比较符合”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将学校毕业生质量测量主体放到用人单位身上,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质量,进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建立毕业生质量外部测评体系,对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5.00%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均处于一般及以上水平;其中评价为“比较满意”的占比相对较高,为65.00%。图3- 14 用人单位对2017届毕业生的满意度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认为学校2017届毕业生“适应能力”较强,所占比例为59.09%;其次是“学习能力”(40.91%)及“计算机应用能力”(31.82%)。图3- 15 用人单位对2017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注:该题目为多选题,因此选项的百分比之和不是100%。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第四篇:就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毕业生规模增加,就业率稳中有升学校历来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作为工作重心。如下图所示,近四届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就业率稳中有升,始终保持在97.00%以上,就业状况良好。其中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较2016届上涨1.20个百分点。图4- 1 2014-2017届毕业生规模(左图,单位:人)及初次就业率(右图)分布数据来源:1.2014-2016届数据来自《昆明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2017届数据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二、单位就业成为主流,继续深造比例呈上升趋势单位就业为学校毕业生的主要毕业去向选择;2017届毕业生单位就业人数占比达到86.61%,较2016届增加0.81个百分点。可见毕业生就业岗位较为优质,职业发展空间较大;也表明学校近年来的就业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为学校毕业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平台。另外选择升学、出国(境)留学的毕业生人数也较多,近三届毕业生深造比例持续增长,2017届继续深造比例高于8.00%;可见毕业生“继续深造”意愿增强,想通过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来增加未来在就业市场中的择业资本和竞争力。图4- 2 2015-2017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趋势注:单位就业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基层项目、应征义务兵和科研助理;灵活就业包括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数据来源:1.2015-2016届数据来自《昆明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2017届数据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三、云南省内就业为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旋律如下图所示,学校近三届毕业生以云南省内就业为主,占比均在87.00%以上,这一流向与学校“立足昆明、研究昆明、服务昆明,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相契合,为云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同时,学校积极加强与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为学校毕业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图4- 3 2015-2017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数据来源:1.2015-2016届数据来自《昆明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2017届数据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四、依托民营企业就业,合理分配人才资源其他企业(民营企业为主)为历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占比均在52.00%以上。 一方面,这与我国近年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及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学校主动与重点企事业单位联络,同相关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式,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提供了就业机会。图4- 4 2015-2017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分布数据来源:1.2015-2016届数据来自《昆明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2017届数据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五、行业分布呈现多元化,教育领域优势突出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覆盖了“教育”、“建筑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多个行业;其中“教育”领域为近两届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均处于18.00%以上,这一结构与学校专业特色及培养定位相契合。图4- 5 2016-2017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数据来源:1.2016届数据来自《昆明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2017届数据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与监测系统。六、月均收入及专业相关度呈上浮趋势,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依托云南省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高,学校近两届毕业生总体月均收入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与2016届相比,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月均收入上涨579.02元,薪酬水平上浮19.39个百分点;2017届专科毕业生的月均收入上涨191.11元,薪酬水平上浮7.52个百分点。专业相关度方面,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相关度较2016届上涨2.95个百分点,专科毕业生的专业相关度始终保持在74.00%以上。图4- 6 2016-2017届毕业生月均收入(左图,单位:元)及专业相关度(右图)变化情况数据来源:1. 2016届数据来自于《昆明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 2017届数据来自于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第五篇: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学生对母校的教育教学评价对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培养方案的完善及课程设置的改进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调查了解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及推荐度、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实践教学环节满意度、任课教师满意度及就业能力满足度。这些调查将为学校有关部门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具体内容如下所示。一、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一)母校综合评价母校满意度:97.52%的毕业生对母校感到满意,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到96.95%,专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到99.37%。可见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过程及校风学风等方面均比较认同。图5- 1 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注:满意度评价维度包括“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很满意”,满意度为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母校推荐度:2017届毕业生中,69.08%的毕业生愿意向他人推荐自己的母校;24.81%的毕业生不确定是否向他人推荐母校;仅有6.01%的毕业生不愿意向他人推荐母校。其中,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为66.73%,专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为76.74%。图5- 2 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注:推荐度=“愿意”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二)母校教育教学评价1.实践教学环节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实践教学环节评价较高,92.41%的毕业生对母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处于一般及以上水平;其中本科毕业生对母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为90.92%,专科毕业生对母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为97.25%。可见学校实践教学内容、实验室/实践基地、实习内容等方面均得到了毕业生的广泛认可。图5- 3 2017届毕业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注:满意度为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2.任课教师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度为98.36%;各学历毕业生对母校任课教师的满意度均处于98.00%以上,均值均在4.00分以上(5分制),处于“比较满意”水平。具体方面来看,毕业生对母校任课教师各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均在3.70分以上,可见母校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及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面均得到毕业生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图5- 4 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度表5- 1 2017届毕业生对任课教师教学各方面的评价评价项目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均值满意度均值满意度均值教学态度98.88%4.09 99.58%4.11 99.05%4.09 教学水平98.82%4.04 99.15%4.10 98.90%4.05 与学生课外沟通交流93.52%3.76 97.45%3.85 94.45%3.78 注:评价维度包括“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其中,满意度为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另外针对毕业生的反馈分别赋予1-5分(“很满意”=5分,“很不满意”=1分),计算其均值。3. 教育教学总体评价97.37%的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总体感到满意;其中本科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总体的满意度为96.76%,专科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总体的满意度为99.37%。从均值来看,均处于3.80分以上(5分制),偏向“比较满意”水平;可见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为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5- 5 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评价注:满意度评价维度包括“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其中,满意度为选择“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另外针对毕业生的反馈分别赋予1-5分(“很满意”=5分,“很不满意”=1分),计算其均值。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三)毕业生能力评价学生作为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主体之一,其对各项就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评价对于了解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此次调查了毕业生对自身各项能力水平的重要性及其满足目前工作需求程度的评价。具体内容如下所示。本科毕业生能力评价:对于目前工作需求而言,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认为重要性排名前十位的能力依次为:口头表达、团队协作、选择教学/学习方法、倾听理解、信息搜集与获取、情绪感知、发现和解决复杂问题、逻辑推理、服务他人和阅读理解;而自身这十项能力满足目前工作需求的程度如下图所示:均在84.00%以上,满足程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其中“倾听理解”和“团队协作”的满足度较高,分别为95.75%和94.94%。图5- 6 2017届本科毕业生认为重要性占比排名前十位的能力的满足度分布注:满足度为选择“完全满足”、“大部分满足”和“基本满足”的人数占此题总人数的比例。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专科毕业生能力评价:对于目前工作需求而言,学校2017届专科毕业生认为重要性排名前十位的能力依次为:口头表达、团队协作、服务他人、倾听理解、情绪感知、发现和解决复杂问题、信息搜集与获取、时间管理、逻辑推理和说服他人;而自身这十项能力满足目前工作需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