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及 2023 年 1-8 月,中国汽车销售量延续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扩大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2022 年以来,钢、铝价格先后结束快速上涨局面并逐步趋稳,有利于减轻车企的成本压力。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升动力电池价格,但电池价格涨幅明显低于相关原材料;进入 2023 年,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的成本压力显著下降。芯片供应紧张仍对汽车生产存在一定制约,但 2022 年三季度以来,芯片平均交付周期逐步缩短,对汽车产业的不利影响有所减弱。在汽车普及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国内汽车市场增速受限,汽车需求的变化将与居民收入水平高度相关;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海外市场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低,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同业竞争激烈,削弱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在新能源补贴彻底退出后,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仍通过减免购置税、调整车企积分政策等措施保持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2022 年及 2023 年上半年,车企经营业绩整体有所提升、利润对投资收益的依赖有所降低;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保持增长,资产流动性仍较强;持续经营和投资所获利润、现金流对债务的覆盖能力较强;行业整体债务杠杆不高,但仍有个别企业债务负担沉重。2022 年以来车企发债热度降低,存续债券规模、发行主体数量明显下降,当前存续债券发行人主要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且多数具有良好的股东背景,整体信用等级很高,存续债信用风险小;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仍较弱,产能过剩、行业增速下行局面下,行业整体利润空间仍可能被压缩,未来 2~3 年,两级分化、优胜劣汰的局面或将再次出现。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力的提升、海外市场的拓展,仍将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一定发展机会,汽车制造业将呈现周期性波动、低速增长的态势,产业规模持续多年下行的概率很小,有利于存续债券发行主体信用水平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