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产能优势来看:云南省栽培的蔬菜有200多种,分属45科,其中,频繁流通于市场的蔬菜有16科45类。“天然温室”和“天然凉棚”的气候优势已形成夏秋反季节蔬菜、常年蔬菜、热区冬春早菜3大稳定发展的优势产业区,并通过“云菜进京”、“云菜入沪”、“云菜入粤”、“云菜入疆”、“云菜出海”、“云菜供港”6大外销主线供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种植规模近2000万亩,产量超2300万吨,出口创收超100亿元,产值近1000亿元。
2. 从发展趋势来看:2007~2020年间,无论是云南还是全国,蔬菜种植面积、产量、消费量、出口量都在平稳增长。截至2020年6月底: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达970万亩,较2019年1~6月累计增长2.3%,其中,超过100万亩的州市有:曲靖、文山州、红河州、昭通市、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和大理州;50万亩至100万亩的有保山市、普洱市;产量1198.7万吨,同比增长6.2%,较2019年1~6月累计增长6.2%,相较于水果、花卉等产量与2019年同期持平的重点产业,蔬菜已成为云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增速最快的产业;2020年前4个月,昆明海关共检验检疫出口蔬菜31.6万吨,同比增长20.6%,货值28.2亿元,同比增长18.1%。
3. 从产业短板及解决方案来看,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主要面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低、规模化程度低3个问题。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具体表现为:山地地区受水制约难提高生产力,农业水利配套不全;生产力水平低体现在:蔬菜生产和加工企业多数规模小,生产条件、技术、基础管理水平较差,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技术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步入规范生产、标准分级、品牌销售的发展轨道,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深加工、精加工农产品少,技术含量很低;规模化程度低表现为:原料型产品,农产品质量低、层次低,规格化、标准化水平低,品牌意识差,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增收困难。